本书由郭沫若纪念馆编撰,包括一百篇文章,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人生交往、饮食起居等几个方面讲述了百篇有关郭沫若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既有发生在郭沫若身上的日常小事,也有涉及郭沫若的耳熟能详的重大事件,还有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从多角度折射出郭沫若的人格魅力。书中既歌颂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也介绍了他在文学、历史、考古
本书为深圳博物馆编写的“澄凝灼烁——丝绸之路古代玻璃展”展览配套图录,分“玻璃的起源与发展”“玻璃的繁荣与流行”“玻璃的融合与影响”三个部分,荟集了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珍藏的古代玻璃器共300余件组,包括首饰、镶嵌物、香氛和化妆品容器、餐饮器、灯具、建筑材料等,涵盖了玻璃艺术史上的诸多重要器类,集中展现了在技术革
本书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报告,详细记录并介绍了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第一章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十二个盟市的普查工作报告,还有内蒙古自治区钱币类文物专项调查报告;第二章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名录;第三章为普查工作人员名录;第四章为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齐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排子坪乡园子坪村。1975年6-7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组织人员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处,墓葬117处,出土有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各种器物千余件。齐家坪遗址中出土有国内目前最早的红铜器物,种类有铜斧、铜刀和铜镜形饰等,说明当时冶炼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
本书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主要成果,收录了100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中英文双语的方式进行阐释。这些术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核心价值,编写者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目的是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传播媒体等对外交往活动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
本书收录作品主要来自上海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逾百件出土及传世文物奇珍,或栩栩如生,或精美细腻,或古朴神秘,包含玉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丰富品类。重现了两汉天下安平、睦邻友邦的大国智慧,百姓殷富、安居乐享的生活气象,以及厌胜辟邪、心系彼岸的精神世界。旨在多角度、多层次揭示汉朝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通
本书分为人物、拾遗、回眸、观点、读书、馆事六部分,收录了《齐白石与吴昌硕之间的“皮毛”问题》《新见齐白石致伊藤为雄信札考》《从知鱼堂到竹屋到疏园》《淡水道义——王雪涛与王梦白的师生之道》《张大千家族家风家训及传承研究》《王雪涛的艺术蹊径》《赖少其与非遗艺术》等文章。
本书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本书内容包括:起点不决定终点、运气靠策划、天堂与地狱比邻、现在就去做、要有竞争的决心、为前途抵押、别让精神破产、只有放弃才会失败、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你只能相信自己、重视对手,勇于竞争等。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荷兰莱顿民族学博物馆现有的695件高延藏品进行整理、编目与研究,以方便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和学生了解高延带往荷兰的福建民俗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