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计划出版一套绘本,丛书名《1937,那些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那些外国人。约翰·拉贝于1882年11月23日出生,1908年8月18日到达中国,先后在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工作。1937年11月,发起并成立南
2025年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计划出版一套绘本,丛书名《1937,那些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那些外国人。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丹麦人,1911年生,终身未婚。辛德贝格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也是当时在南京保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之一。193
本书以库尔特·哥德尔的遗孀阿黛尔为主角,这位脾气暴躁的老妇人遇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资料员安娜。在收集哥德尔的文献过程中,讲述了她作为科学家妻子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夫妇二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到在美国的科研生活的传奇经历。书中不仅展现了哥德尔的生活细节和天才思想,还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林斯顿学术圈的复杂图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和军事思想家B.H.利德尔·哈特与克劳塞维茨并称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现代战略大师,一生著述颇丰。这部短小精悍的传记围绕古罗马统帅、政治家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战略、战术和品格,详述了这位伟人生命中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重新评估了他的历史重要性,也探讨了罗马精神的深刻内涵。哈特深信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4年至1923年的日记,以及1911年、1912年间的旅行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菲莉丝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一生中最炙热的一
本书作者是前香奈儿全球CEO莫琳·希凯,她以非凡的职业转型和个人成长经历为核心,讲述了一个从文学专业背景出发,最终站在全球商业巅峰的不平凡故事。 在这个被无数标签和刻板印象包围的世界,莫琳·希凯以亲身经历挑战了外界对个人潜能与成功的既有认知。她不仅勇敢地挣脱了传统职业路径的束缚,更激励了每位
弗里德里希二世是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1220年起在位约30年,拥有如西西里国王、德意志国王、耶路撒冷国王、意大利国王和勃艮第领主等诸多头衔。他的一生极具戏剧性。他3岁丧父,在西西里度过动荡的童年,17岁时奇迹般躲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夺取德意志王位,并最终建立横跨基督教世界和耶路撒冷圣地的庞大帝
作为世界级艺术史研究大家,福西永为普通读者写下了这部关于葛饰北斋的评传。它既介绍了北斋的生平,也对北斋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而这是本书的重点。本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书写对象的角度来看,本书都可以被称为“大师小书”。此书,本书还搭配了大量罕见的北斋画作。包括导言、北斋的经历(出身、北斋的探索、
本书以英国著名蒙古学家查尔斯·鲍登(CharlesBawden)的蒙古学研究为研究对象,按照鲍登的个人学术发展轨迹追溯其蒙古学研究历程,总结他在蒙古学研究各领域的重要成就,评析他对世界蒙古学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本书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对查尔斯·鲍登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本书从多方面、多角度呈现查尔斯·鲍
本书为成中英教授的学术自传,也是其悠长岁月的积淀。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分成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是他实际经历的生活与学习写照:从童年时代在大陆乡居,到青年时代到台湾地区求学,再到进一步走向海外深造、教学。与之相应,全书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乡里—我的少年时代(1935—1949)、第二部分海岛—我的青年时代(19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