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太仓市档案馆将馆藏“唐文治、俞庆棠”、“唐孝威”、“唐孝炎”等全宗系统梳理筛选后,编辑形成的唐文治家族档案选编。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辑“唐韵缀珍”,主要内容是馆藏唐文治家族成员文章汇集;第二辑“心香一瓣”,主要内容是馆藏有关报道、介绍、评论唐文治家族成员的文章;第三辑“高山景行”,主要内容是馆藏唐文治家族成员
这是一本关于明代紫禁城历史和空间的文化普及读物。作者从文献史料和实地考察中还原出明代万历朝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和利用情况,并且以空间为抓手考察万历皇帝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空间感受,将紫禁城中皇帝、大臣、后妃、宦官等作为普通人去理解和共情,同时也将晚明官僚政治体系及皇帝、文官、宦官之间动态的权力关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大
全稿整体研究文学尤其是诗歌在清初的城市、景观、社交网络以及精英声誉的建立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围绕这一核心,本书探讨了文人群体与其友谊、景点的意义、对过去的援引如何帮助人们理解当下等一系列问题。
《亚洲文明史研究》致力于从全球史语境重新梳理亚洲的历史演进脉络,重新认识中国及周边文明的特质和内涵,重新理解中国和亚洲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机制,恢复历史记忆,接续文明脉络,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真正有效进步。
《以色列小史》由喜马拉雅“世界历史大师课”的讲稿改编而成,用中国学者的视角构建起犹太民族从起源到复国的完整脉络,是全面了解犹太文化和以色列史的入门佳作。全书共30章,系统讲述犹太民族的起源,详解“出埃及记”“士师时代”及以色列王国建立,探究摩西律法对民族精神的奠基作用;聚焦第二圣殿时期犹太教发展、《托拉》编纂及拉比犹太
本书为庆贺考古学家白云翔先生七十华诞而作。书中共收录论文27篇、附录3篇。论文均为首次发表,内容以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古代文明及相关问题的考古学研究为主,涉及都城、墓葬等各类遗迹,以及陶器、铜器、铁器、服饰、钱币、瓦当、封泥、帛画、医药器具等各类遗物,还有边疆民族考古、美术考古、中外文化交流、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及实验考
从1615年东印度公司第一个贸易站设立到1947年印度独立,什么人去了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着这些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漫长而未知的旅程?当他们最终抵达印度时,又在这里做了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
《温暖记忆——吴江赤脚医生纪录》根据吴江现有馆藏资料、相关志书及卫生部门有文件资料,对当年的赤脚医生及合作医疗亲历者进行实录式访谈,梳理吴江赤脚医生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及社会贡献,阐释赤脚医生精神对当今农村医疗保健事业的启迪。该书分为引言、吴江赤脚医生制度发展历程、吴江赤脚医生成长之路、吴江赤脚医生个人信息汇集、吴江赤
本书旨在以多重视角来解释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起源。书中通过分析现存迦南地区的考古发现,探讨并确证了古代以色列人的形成,还原了古代以色列民族兴起之时,其所在迦南地区呈现出的普遍而典型的崇拜融合现象,认为古代以色列民族和崇拜实践新登历史舞台时背后有一系列的推动力。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导论、本土空间与古代地图、一种新地理学的到来、边界、主权、边缘、制图:一种新的空间技术、地缘机体、地缘机体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