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生存论研究”第十卷1.主题:考察民主如何能创造平等的社会?2.基本观点:(1)民主既是一种制度结构,也是一种权利能力。(2)民主既能为普遍平等提供生成性舞台,更可全面催发资源的自由优配,创制出人人皆过上美的生活。3.基本创见:从性质与功能两个方面考察民主沿革,清晰地区分权本民主的策略与走向和人本民主的本质与姿态
本自选集是在朱晓鹏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四十年的近200篇学术论文中挑选出来的一批有代表性成果,主要涉及道家哲学、儒家哲学及浙学、中西哲学比较等方面的内容,其中许多论文或者重在哲学思想的历史考察,或者重在哲学理论的思考,但无论是史与思,都力争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为当代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作者主要从事中国道
本书聚焦初唐重玄学大师李荣的《道德经注》,采用共时性研究为主、历时性为辅的范式,运用文本述解法与系统研究法,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首先通过考察汉唐儒佛道竞合脉络、魏晋以降重玄学传衍及初唐流布情况,梳理李荣《道德经注》的思想语境;继而从形式上无系统的文本中,建构“道论为本,人论为归”的实质思想体系,剖析道论(道体论、道性
本书以黑格尔《历史哲学》《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精神哲学》以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等为文本依据,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首先考察黑格尔的本体论,然后依据文本对黑格尔将理性自由作为解释原则的方法进行确证,再考察黑格尔依据理性自由的解释原则展现世界历史的运作过程,最后通过考察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自由
本书以“技艺与美德”的关系为切入点,对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展开义疏,力图回答苏格拉底是如何区别于智术师并使哲学成为苏格拉底式政治哲学这一根本问题。通过苏格拉底的“辩证式的对话行动”,柏拉图在《普罗塔戈拉》中展示了苏格拉底式政治哲学的特征:真正的智慧不能脱离节制,“哲学是勇敢与节制密切结合的最高形式”。
《基督宗教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辑刊,旨在推动中国学术界在基督宗教研究上的系统发展,使之在其深度和广度上都能得以不断拓展。对于基督宗教的学术关注极为重要,这在整个中国宗教研究领域中有其独特地位,也是中外学术交流发展上引人注目的窗口和平台。《基督宗教研究》自1999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
本书是在古印度修行传统的大背景下,对佛教修行方式的讨论。苦行、禅定与智慧是本书展开的三个维度。佛陀对三者迥异的态度,实际上体现了佛陀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抉择。苦行与禅定是印度早已存在的传统修行方式,而智慧(以四圣谛、十二因缘为代表)是佛陀的原创。对于苦行,佛陀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可是即便如此,佛法中并没有否定苦行的人天善法
《默堂集》一作《默堂先生文集》,为两宋之际著名理学家陈渊的诗文集,可看作是陈渊一生学术思想的荟萃与总结。陈渊的诗平淡自然,清四库馆臣评云:“为诗不甚雕琢,然时露真趣,异乎宋儒之以诗谈理者。”用平实语言表达淡淡的羁旅愁思。此书最早是陈渊的女婿沈度编辑刊刻,并撰写了序文,时间是绍兴十七年,距离陈渊逝世仅两年。然而随着朝代更
《家礼》是朱熹的礼学著作,载于朱熹《行状》,其序文被录于《朱子文集》,成书时间载于《朱子年谱》,其佚而复得始末为附录刊《家礼》之后,宋以来遵而用之,内容分为通礼、冠、昏、丧、祭五部分,都是根据当时社会习俗参考古今家礼而成,是一部未完之作。杨复取朱熹参酌诸家之意,为家礼作注以发明之,续成经典。周复则认为简便易行即朱熹本意
《诗纬》所反映的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础的“四始”“五际”思想。谶纬虽然在东汉被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但到了晋初,则遭到了统治者的禁毁。后又历经隋、唐、宋、元时期的禁毁,散佚殆尽。诗纬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散佚。第一部对诗纬进行较为系统注释的著作当属陈乔枞的《诗纬集证》。《诗纬集证》书前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