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依托美术史的发展脉络,通过介绍美术史的演变过程,讲述传统的美术知识,并重点讲解了数字媒体美术创作的相关知识。本教材理论讲解翔实,逻辑严谨,通过大量优秀案例的剖析与阐释,为学生提供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所需的基本美学理论、技巧和创意方法,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安排,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美术基础。本教材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每一个
本书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商品拍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编写岗位工作内容实现过程,旨在培养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商品拍摄与素材编辑技能,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商品拍摄的基础与准备、商品拍摄的器材与使用、商品拍摄的用光与布光、商品拍摄的常
虚拟游戏角色的审美要素具有承担游戏任务的功能,它不仅可以为玩家提供角色信息和资源,还可以通过剧情对话等形式构成游戏的叙事情节,成为游戏设计者与玩家交互的重要途径。事实上,虚拟游戏角色的性格特征、背景故事和发展轨迹直接决定了玩家的代入感,通过高质量的图形渲染和物理引擎技术,虚拟游戏将这些角色真实生动地呈现给玩家,营造出紧
从“人类生态足迹、全球化视野的生态问题、设计师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担当”引入《可持续设计》的来临和必由之路,阐释了绿色设计向生态设计升级继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向“可持续设计”的演变。深度阐释“可持续设计”的内涵、可持续设计的思想嬗变、可持续设计的系统观和复杂性以及4D系统。从“生态语境(减负设计)、经济语境(劝导设
1978年,法国著名艺术电影导演、新浪潮的奠基者让-吕克·戈达尔在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的电影艺术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每次一小时的讲座。这十四次讲座是戈达尔计划中的电影影像史的一部分,为其后来拍摄的《电影史》奠定了基础。经过转写与整理,戈达尔的演讲内容与当时的现场讨论于1980年以法语出版。在这一系列讲座中,戈达尔为学生放映
本书是由作曲家徐昌俊应新加坡华乐团委约于1999年创作而成。作品气势恢宏,高潮起伏跌宕,展现了强大的张力和阳刚之气。尤其是打击乐的华彩乐段,既渲染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又给人以振奋心神的审美感受,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时代风貌与民族精神。
本书作者在卢浮宫博物馆藏品的照片上添画人物形象,并佐以短文来讲述这22件作品的诞生故事。具体包括:《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汉谟拉比法典》《马库斯·塞克斯图斯的归来》等。
本书以“步行景观”为核心,结合艺术史上的三个重要时刻:从达达到超现实主义(1921-1924),从字母主义到情境主义(1956-1957),从极简艺术到大地艺术(1966-1967),深入研究了行走的审美意义。从根本上说,虽然并不直接构成一种空间的物理结构,但是行走的行为仍然意味着某种地点及其意义的转变。人类在一个没有
本书内容以中西方美术史中的优秀典型案例为对象展开分析,共分五个章节,包括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烟熏火炼的美术、东西方的绘画美、美术中的宗教艺术、东西方的艺术家、美术鉴赏的实践等内容。
本书将从中国经典管弦乐作品入手,后续通过市场反馈,可以考虑拓展作品范围至外国经典管弦乐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作曲爱好者、院校非作曲专业师生对经典管弦乐进行更加系统、方便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