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从本质上说,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学说,孔子的思想是超越当时的时代和制度的。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书着重于对《论语》原著的深度辨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治国之道,着重从治国样板、治国模式、治国方略、治国之策、治国宝典等五个方面,对孔子的“治国之道”进行了辨正和辨析,以说明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从“与时俱进”“文化传承”“自身建设”“创新发展”“时代价值”“全球视野”等角度思考道教的定位、建设和价值。是作者近年来的思考的集合。其中,前面四个章节,建立在“当代道教研究”丛书的基础之上,讨论了道教的中国化之路,道教的自然和生态伦理、道教人才及道风建设,以及宫观管理和戒律建设。后两个章节,主要
本书包括四大板块,了解真实的自己,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自我意识、自我形象、真实自我的建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沟通,建构自己的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避免亲密关系里的骗局和伤害(面对亲密关系中的伤害应如何面对及解决方法);校园、职场等社会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如何避免学习、工作环境中伤害的发生,及面对伤害时应
本书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经典《道德经》,针对企业家自身成长与企业基业长青的现实需求,按照道、德、法、术、势五个维度,对建设企业组织以及促进个人成长的智慧进行了深入透彻的阐释,并结合实例,对一些实际方法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展示,非常方便读者学以致用。五个维度中,若用“无”和“有”来看,道属于无的层面,隐而不显,但无
这是一部解说阳明心学名言名句的通俗读物,正文分为六篇,每篇选取15至20句,每句设原文、出处、简注、今译、背景、解说六要素。正文之前,选录了作者的一篇论述王阳明生平事功及其良知心学的文章作为“导论”,使读者对王阳明与阳明心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正文之后附录了张宏敏编辑的《王阳明大事件年表》和《阳明心学入门书目》,可以作为
本书稿根据藏传因明逻辑学研究和教学的现状,以通俗简明的方式,结合鲜活的生活实例,在系统介绍因明源流、《摄类学》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量学认识论、因明推理论、因明辩论技巧及规则等方面的重难点知识,也适当引入了现代逻辑学的相关内容。本书稿共有十三章,详细阐述了因明学的三大要素:宗、因、喻,以及因明学的推理规则和逻辑错误。
本书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创造”概念的历史性考量、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的“创造性实践”思想在经典文本中的形成脉络和发展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创造性实践”思想的阐释、在“个体创造性实践”的理论视角下对中国文化资源的重新审视及提出当代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建构方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是步入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澄清与道德相对主义相关的各种问题,诸如道德相对主义的定义、道德相对主义的发展谱系与类型、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的表现、道德相对主义在现代社会盛行的原因以及反驳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的理由等等。另一方面是希望找到解决道德相对主义的有效路径。全书在梳理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
本专著以国内外新近相关文献为基础,围绕“信念-愿望-意图逻辑的哲学基础及其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信念-愿望-意图(简称BDI)逻辑的哲学基础、信念-愿望-意图逻辑的形式系统、面向Agent环境的信念修正、Agent结构的等级BDI模型、等级BDI逻辑的执行语言、带有偏好的等级BDI-Agent模型、BDI
本书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自然人文力学”。本书旨在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和解释人类行为、文化传承以及社会结构的演化。书中分为多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广义信息力学原理,探讨了物质、信号、能量、信息熵之间的数理关系。接着,作者提出了信能物象学,从物质-信息-能量的视角出发,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