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吃”为引,串起民国往事。内容涉及张大千是如何践行“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的;旷世大玩家王世襄在食坛留下了哪些真假传奇;从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到美食畅销书作家,杨步伟经历了什么;“吃货”袁世凯的饮食坏习惯有哪些;去台湾后,于右任最怀念的家乡菜是什么;民国政坛不倒翁、组庵湘菜创始人谭延闿不能称作美食家;“御厨”黄敬临创制的“开水白菜”为何才是川菜正宗;谭豫青的谭氏私宴是如何被迫营业又蜚声海内外的;胡适的徽州胃对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自我调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鲁迅在家宴上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喜乐与哀愁。
		
	
	王珩:字格尔,号目耕。素嗜诗骚,略涉坟典。以读书为主业,写作为副业,求知思真为至乐。已出版《国宴》。
	
	
 
	张大千:吃,是人生最高艺术
	
	摩耶精舍灶头边的小纸条
	
	苦中作乐的敦煌食单和“秘密地图”
	
	健饭健谈仍健步,登楼何必非吾土
	
	王世襄:“京城第一玩家”的多味人生与自珍之路
	
	一捆大葱的执念
	
	春菇秋蕈总关情
	
	亦中亦西“拜三会”
	
	可圈可点“鳜鱼宴”
	
	芳邻雅集芳嘉园
	
	杨步伟: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女少爷”退婚记
	
	从不解风情的杨医生到大胆裸婚的赵太太
	
	从哈佛的“居家野餐”到清华的“小桥食社”
	
	美食畅销书作家养成记
	
	袁世凯: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
	
	钓翁之意不在鱼
	
	好骂“混蛋”的“食蛋狂魔”
	
	中南海的一妻九妾和三餐四季
	
	不吃鹿茸长大的雄鸭不配入锅清蒸
	
	于右任:布衣四海一家愿,瓦屋三间二陆风
	
	应记太湖畔,石家鲃肺汤
	
	“题匾王”的美食心经
	
	风流人物数今朝,收复山河正当时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
	
	谭延闿:“甘草先生”的调和鼎鼐之道
	
	湘菜不辣,何以称霸
	
	玫瑰情人汤,只为一人做
	
	不孤独的美食家
	
	度量够大,肚量更大
	
	黄敬临:我的姑姑筵一直都很拽
	
	御厨“下海”传
	
	县太爷的“饥饿营销”戏码
	
	开水白菜,人间有味是清欢
	
	谭瑑青:家有籝金懒收拾,但付食谱在京师
	
	“榜眼菜”正名
	
	无翅不成席,无口不夸谭
	
	我不在琉璃厂,就在谭宅聚餐
	
	独挑大梁的“女易牙”
	
	胡适: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穈先生与麹秀才
	
	酱爆鸡丁和挡酒神器
	
	新事新办,先结婚后恋爱
	
	洋博士的徽菜情结
	
	鲁迅:大先生的小日子
	
	绍兴会馆的中秋家宴
	
	点心控的待客“小心机”
	
	回不去的故乡,攒不住的积蓄,退不掉的“礼物”
	
	端午醉酒事件后续
	
	且介亭里的莼鲈之思
	
	参考书目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