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来,中国工人不仅亲手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而且在生产劳动之余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篇,其中的佳作和许多知名诗人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具有经验的厚度与直指人心的力量,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严重忽视和低估。而本书则是让他们从暗处现身,通过具体作品展示其不容小觑的文学力量。
工人诗歌具有为底层立言的意义、历史证词的价值、启蒙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当一首首“我的诗篇”汇总成编,整体既构成一部以工人视角书写的关于当代中国转型的社会史诗,同时亦可视为中国工人的生活史诗与精神史诗。
同名纪录电影荣膺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爵奖。《我的诗篇 当代工人诗典》由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策划发起,诗人、诗歌评论家秦晓宇选编。
包括许知远、袁岳、窦文涛、何力、唐晓渡、吴晓波、吴小莉、崔永元、杨炼、鲁豫在内的多位各界人士参与读诗活动,活动网络总点击量近1000万。诗集及纪录电影项目屡获媒体关注,诗人及主创人员曾参与凤凰卫视《吴小莉与行动者对话》节目、《鲁豫有约》节目等。
秦晓宇,诗人,诗歌评论家,诗话作家。著有《虚度》、《夜饮》、《长调》等诗文集,新诗话作品《七零诗话》,诗论专著《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与诗人杨炼、英国诗人W。H。Herber共同主编当代中文诗选本JadeLadder(英国血斧出版社)。2012年起担任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委,2013年应邀参加第44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
序 “在其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秦晓宇
辑 一
勾永宽(1947—)
剔焊点
舒 婷(1952—)
流水线
梁小斌(1954—)
节奏感
于 坚(1954—)
罗家生
王小龙(1954—)
工号3001
老张的木盒
老厂的雾
顾 城(1956—1993)
车间与库房
孟 浪(1961—)
挑战
庞 培(1962—)
码头上的风景
锡澄大运河
长江
唐 欣(1962—)
工厂记忆
我的工厂
田 力(1962—)
有两条梯子的铁皮小屋
魏国松(1963—)
那天大雪
这群人
高处(组诗)
嘉 子(1963—2013)
黑蝙蝠
大地深处的灯
走过房道
塌陷塘
默 默(1964—)
安全奖
李木马(1967—)
我看见大地微微凹陷
蓝 蓝(1967—)
劳动
铸造车间
酒厂女工
我的工友们
老 井(1968—)
地心的蛙鸣
化蝶
煤火
贝壳
矿难遗址
徐晓宏(1968—)
雪夜
绳 子(1968—)
阶级兄弟
李晓泉(1969—)
野花
河边
杨 东(1969—)
最后的工厂
夜深处
马 行(1969—)
一个胜利油田地质人的荒野
殷常青(1969—)
他,或者我们
梦天岚(1970—)
铁屑
魔头贝贝(1973—)
心有余悸
杏黄天(1973—)
工业城市(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