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观照人的现实自由之路作为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从“中学作文”至《神圣家族》这一阶段的重要文本的细致梳理,力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厘清马克思自由思想转变历程中的具体的“时间节点”,尤其准确定位他正式确立观照人的现实自由之路这一目标的“时间节点”,以期能够正确把握马克思走上以观照人的现实自由之路为目标的道路
基于哲学追求前提批判的内在秉性,依循哲学前提批判的基本准则,分别对马克思哲学内在逻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本质及其功能、知识论的合法性根据、伦理实践的唯物史观框架等这个时代所面对的极具挑战性的哲学论题,在不同的逻辑方向和不同的价值空间中,展开了不同层次的分析考察。通过这种前提批判性质的分析考察,对哲学发展所面对的这些极具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2019》汇集了2018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进展与新走向,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重要文献与重点文章栏目收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献及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栏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整体发展的概况及新进展进行了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专题,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专题一主要分析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总结了中共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贡献;专题二主要探讨了中共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阐释了不同时期中共纪念活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作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美丽瑰宝,是整个世界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研究。理论部分,从认识论和方等方面持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本书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经验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和宽领域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在经济建设、文建设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校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对这些
本书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展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多层次、宽领域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既包括理论的创新,也包括实践的创新。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过程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都需要进行创新。从实践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创新包括观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套装上下册)/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出发,力图学科界限,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并从当代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套装上下
本书是“奋斗新时代丛书”之一,邀请了顾海良、顾红亮、张志丹、顾钰民、朱国宏、孙伟平、陈学明、李冉、王岩、奚洁人等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和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人民立场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思想、人民民主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建设思想、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思想等诸多
本书为2017年本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研究一书的最新修订版。全书在总结了2017版图书的基础上,更新了新的内容,并将一些方针政策,都更新到了十九大以后;而一些成果也更新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