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 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 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 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 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 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 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 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 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 兼军区**政治委员;*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 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 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 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 民兵工作小组组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等。
     罗荣桓传编写组编*的《罗荣桓传》由中共中央 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立项、《罗荣桓传》编写组撰写 。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审阅,《当代中 国》丛书国防军事卷编辑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央军 委和总政治部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罗荣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罗荣桓传编写组编*的《罗荣桓传》查阅核实了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保存的有关罗荣桓元帅的数千份档案资料,而且对罗荣桓生前战友三百余人进行了数百次采访,同时查阅了大量报刊图书,以严谨的文笔再现罗荣桓元帅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一节 童年
   第二节 中学时代
   第三节 在北京和青岛
   第四节 在“五卅”运动中
   第五节 从广州到武汉
  第二章 投身秋收起义
   **节 通城暴动
   第二节 从秋收起义到文家市集结
   第三节 三湾改编
   第四节 进军井冈山
  第三章 从连党代表起步
   **节 在茶陵和遂川
   第二节 朱毛会师前后
   第三节 在基层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第四章 古田会议前后
   **节 古田会议以前
   第二节 在第二纵队
   第三节 深入第三纵队
   第四节 在打AB团的日子里
  第五章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
   **节 参加**、二、三次反“围剿”
   第二节 进军漳州
   第三节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
   第四节 总政治部巡视员和动员部长
  第六章 万水千山
   **节 在红八军团
   第二节 雪山草地
   第三节 回到**军团
   第四节 在陕北
  第七章 奔赴抗日前线
   **节 在晋东北
   第二节 开创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第三节 向山东进军
  第八章 齐鲁大地及时雨
   **节 从樊坝战斗到太河惨案
   第二节 陆房突围
   第三节 梁山战斗
  第九章 微山湖畔挽狂澜
   **节 从鲁西到鲁南
   第二节 湖西“肃托”的由来
   第三节 快刀斩乱麻的处理
   第四节 余波
  第十章 开创鲁南新局面
   **节 建立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第二节 团结万春圃,争取孔昭同
   第三节 联络东北军,挤走李长胜
   第四节 三打白彦
   第五节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
  第十一章 桃峪会议前后
   **节 桃峪会议
   第二节 北上沂蒙区
   第三节 东进滨海
   第四节 加强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
  第十二章 严峻的考验
   **节 留田突围
   第二节 回师沂蒙山,坚持反“扫荡”
   第三节 刘少奇来山东与四年工作总结
  第十三章 冲破拂晓前的黑暗
   **节 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
   第二节 政治攻势
   第三节 翻边战术
   第四节 三打甲子山
  第十四章 一元化领导的历史重任
   **节 抱病受命
   第二节 淮南之行
   第三节 送于出鲁,阻李入鲁反共
   第四节 有准备有计划的反“扫荡”
   第五节 黄骅被刺和邢仁甫叛变
  第十五章 “为反攻和战后作准备”
   **节 击破日军的重点主义
   第二节 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
   第三节 秋季攻势
   第四节 冬春攻势,争取大股伪军起义
  第十六章 “你们的路线是正确的”
   **节 减租减息
   第二节 军事工作
   第三节 经济工作
   第四节 政权建设和统战工作
   第五节 整风和审干
  第十七章 指挥大反攻
   **节 准备大反攻
   第二节 猛烈发展,控制山东全局
   第三节 临沂战役
  第十八章 渡海北征
   **节 调兵遣将
   第二节 奉命北上
   第三节 渡海
  第十九章 艰难创业
   **节 从貔子窝到沈阳
   第二节 撤出大城市,把工作中心放在建立根据地上
   第三节 增强团结,艰苦奋斗
   第四节 心系前线
  第二十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节 《七七决议》通过前后
   第二节 去莫斯科治病
   第三节 回国立即投入战斗
  第二十一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织者
   **节 土改、诉苦和组建二线兵团
   第二节 军工生产和后勤建设
   第三节 加强纪律性
   第四节 做好荣誉军人的政治思想工作
  第二十二章 在辽沈战役中
   **节 决策南下
   第二节 在列车上
   第三节 在牛亡牛屯
   第四节 攻锦、塔山阻击战和黑山阻击战
  第二十三章 在平津战役及其以后的日子里
   **节 进关
   第二节 参加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
   第三节 解放北平
   第四节 四野高干会议和天津之行
  第二十四章 新中国建立后**任总政治部主任
   **节 出任总政治部主任,组建总干部部
   第二节 精简整编和组建领导机构
   第三节 向文化进军和政治理论教育
  第二十五章 在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征途中
   **节 创办政治学院
   第二节 提倡学习苏军经验要切合中国军队的实际
   第三节 在实行军衔制中
   第四节 一身正气的监委书记
  第二十六章 思想修养中的重大课题
   **节 过好“亲属关”
   第二节 简朴的生活,高尚的情操
   第三节 慈祥而要求严格的父亲
  第二十七章 在“左”倾浪潮袭来的时候
   **节 在反右派运动中
   第二节 在“大跃进”中
   第三节 主持民兵工作
  第二十八章 再任总政治部主任
   **节 复出
   第二节 提出向地方反映情况问题建议的前前后后
   第三节 对林彪关于学习毛主席*作方针的异议
   第四节 深入部队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十九章 同林彪的一次原则斗争
   **节 在军委常委会议上
   第二节 林彪的报复
   第三节 实事求是,发扬民主
   第四节 在政治和业务关系上同林彪的分歧
  第三十章 人类庄严-典型
   **节 同疾病作斗争
   第二节 弥留
   第三节 逝世
  生平大事年表(1902—1963)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