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研究----以台湾民俗村和闽台缘博物馆为例
 
		
	
		
					 定  价:35 元 
					
				 
				 
				  
				
				   
				 
				  
				
				 
	
				
					
						- 作者:潘峰 著
 - 出版时间:2011/6/1
 
						- ISBN:9787510809521
 
						-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203 
  - 页码:20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通过两处人造景观(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的研究,提供一个以空间视角看待文化展演研究的地方性个案,展示了观众、演员、文化脚本在空间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论大致为以下几点:一是两处案例——主题公园和博物馆的文化展演,都呈现出对“家国同构”价值观的当代解读和结构性移植。二是观众和演员的二分法可以用更灵活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进行替换。三是所有参与主体都具有能动性,他们用各自的行动(编码/解码)积极地参与到空间的实践当中。本书由潘峰著。
                                    
		 
	
                                                                                                                                                    潘峰,1978年6月出生,浙江温州人。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毕业,获得法学博士。现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原民政部干部管理学院)社区服务系物业管理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学研究方法、建筑艺术文化、物业管理社会学。曾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家谱总日》编录工作、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人类学研究方法》教材编写,奔赴福建省厦门市曾厝坡、后埔社区等市级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的实地研究,协助印尼华侨从事“闽南建筑文化”博士后课题的调研等,奔赴香港参加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组织的社会工作培训。在《台湾研究集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等学术论文10篇以上。学术成果获得中央民族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文史哲类二等奖、中央民族大学吴文藻民族学与社会学奖一等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征文大赛省级二等奖。
                                    
 
                                                                                                                                                                                                        代序前言绪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工作的过程    二、实地调查方法    三、材料整理  第三节  文化展演的理论研究:溯源、发展和当代转向    一、来自剧场的表演概念    二、人类学的引进:剧场外的社会表演    三、从“被看”转向“看”:关注视觉体验的文化展示研究    四、一点思考  第四节  主题公园和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和思考    一、西方学者的研究取向    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大陆学者的研究偏重    四、大陆的主题公园、博物馆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五节  分析框架和章节安排第一章  “同根同源”的两种展演  第一节  经济的维度:厦门台湾民俗村    一、台商投资的热土:厦门经济特区    二、旅游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三、潮流中:一个台商的民俗村投资案例  第二节  政治维度: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一、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泉州古城    二、将“闽南文化”压缩:闽台缘博物馆的缘起第二章  建造“同根”景观  第一节  再造:台湾少数民族的建筑符号    一、旅游市场的定位    二、移植:从台湾到大陆的“同根”文化    三、大众文化的形塑:扎根大陆的建筑改造    四、建造实践:从照片到实体的文化杂糅  第二节  再生产:“闽南红砖厝”的建筑符号    一、寻找“同根”建筑的依据    二、红砖厝作为“闽南特色”建筑的代表    三、红砖厝符号的空间再生产第三章  展示物的表述  第一节  直接表述:“缘”的物品分类    一、“缘”成为展示主题    二、陈列设计的分类实践    三、物品摆放的“纯洁化”叙事  第二节  含蓄表述:“正宗”商品的“同根”展览    一、采购:选择“熟知”的商品    二、商品的“舞台”    三、“正宗”中的“同根同源”    四、消费背后:本土化营销的策略第四章  空间实践  第一节“权威空间”的角色“扮演”:博物馆和参观者的互动    一、进入博物馆空间    二、“剧情”的发展:参观和体验    三、联想:在落下“帷幔”之时  第二节  协商的舞台体验:编导、舞者和观众的互动    一、“观众想看什么?”    二、“看”和“被看”:舞台展现和观众想象    三、“我们都是一家人”:观众与演员的空间互动    四、协商的主体性结论与反思  一、文化展演的同构性  二、观众、演员和文化脚本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