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焦虑、抑郁成为人们的普遍性情绪。如何调适这些消极情绪?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安顿心灵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类似西方宗教和心理治疗在精神安顿方面的作用。
本书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中所包含的心灵疗愈价值进行阐发,从人们普遍存在的现实困惑出发,依次探讨获得平等感、平和感自由感、自适感、满足感、美妙感、和谐感的方法,从而帮助读者朋友升维认知体系、升华人生境界、增进身心能量、提升幸福指数。
本书是作者慕课平台主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灵疗愈的配套使用书籍,是其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内容具有学术前沿性,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与文化需求。阅读本书,一方面可以让读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建立起生命化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
与王焱教授结缘,源于广东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教授的鼎力推荐。章教授是我广东文学攀高峰项目的指导老师,对王焱推崇至极,盛赞她是集渊博学术造诣与非凡人格魅力于一身的师者典范,直言其生花妙笔,定能为我主编的《华夏》杂志添彩增辉。
果不其然,从王焱教授后续在《华夏》发表的作品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她两套笔墨的好功夫--她是少有的能兼顾学术深度与大众审美的学者:既能撰写曲高精深的学术论文,用精准逻辑与高深理论剖析传统文化的内核;又能写就妙趣横生的国学小文,以鲜活语言与饱满情感传递传统文化的温度。这种雅俗共赏的文笔,恰恰契合了《华夏》杂志连接学术与大众的办刊理念。
相由心生,古人诚不欺我。记得初见王焱女士,她身形娇小,身着浅米色旗袍,几缕碎发轻垂耳畔,浅笑嫣然,举手投足之间,既显端庄又不失亲和。她身为湘女,恰似那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却又在不经意间流淌出江南女子的婉约风韵。那眉若远山含烟,目似秋水盈波的温婉和书卷气质,令人感到舒适,且心生敬意。
王焱教授虽年轻,但著述颇多,在学界早有盛名。她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33岁便获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艺美学研究,现担任广东省国学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近十年,她面向普罗大众做了大量国学普及与推广的工作,在广州新闻电台开设了国学专栏节目《王焱的国学天地》,被评为2024年南国书香节十大优秀阅读推广人。
除这部书稿外,王焱教授已有两部专著问世,数量不算多,但皆是用心用功用情之作。其专著《得道的幸福--庄子审美体验研究》被誉为以鲜活的生命体验,赋予古老经典以时代新声的典范之作。她深耕庄子研究20余载,而在博士后研究阶段又转向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领域。另一专著《一个别处的世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以瓦尔登湖实验与道家哲学的互文性与张力这一开创性视角,让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入选当当文学评论与鉴赏图书畅销榜,一年之后再版,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王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阐释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国学学会会长,庄子研究专家。浙江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博士后,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获评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南国书香节优秀阅读推广人、惠妍卓越教学奖。著有《得道的幸福庄子审美体验研究》《一个别处的世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主讲课程中国文化及慕课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灵疗愈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疗愈价值
一、中国古代有心理医生吗
二、本书的主人公是谁
三、如何超越成功学和内卷
第一章 平等感的获得
一、弱者如何自救
二、如何从低价值中解脱出来
三、如何活出被尊重的人生
四、何为道
五、何为得道
第二章 平和感的获得
一、如何应对生命挫折
二、如何缓解压力
三、如何克服死亡恐惧
四、如何处理健康与工作的冲突
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六、如何面对事与愿违
第三章 自由感的获得
一、如何掌控自己的心情
二、如何知行合一
三、如何应对别人的冒犯
四、如何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好平衡
五、如何获得学习的内驱力
第四章 自适感的获得
一、要乐先苦真的幸福吗
二、平凡可以快乐吗
三、该坚持自己的选择吗
四、如何从普通的事业中获得成就感
五、如何消解容貌焦虑
第五章 满足感的获得
一、何为幸福
二、如何获得幸福
三、如何与欲望相处
四、欲望需要根除吗
五、生命减法与生命加法孰优孰劣
第六章 美妙感的获得
一、何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二、如何提高对美好的感知力
三、如何感受田园之美
四、如何领悟自然之美
五、如何领悟宇宙奥妙
六、如何感受茶之美
第七章 和谐感的获得
一、强者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二、为何要谦逊
三、犯了过错如何应对
四、如何以最小阻力的方式前行
五、如何提高爱人的能力
六、行善会快乐吗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