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关键议题,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在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了新制度经济学、新公共管理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等理论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剖析了我国在该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在实践探索部分,一方面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涵盖支撑机制、学校选择与入学机会分配等内容;另一方面,详细列举了国内多地,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本书还深入阐释了国内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测机制,并提出一系列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创新路径,包括政策导向、内涵发展、教育机制创建、投入策略及人才培养路径等。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和国家部位委托项目,合计20多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教育机会的利益边界 3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教育机会的大众化 7
第三节 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公共服务的优质均衡 13
第四节 均等化理想:我国区域教育公共服务的困境 20
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探索 35
第一节 发达国家建立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撑机制 37
第二节 发达国家实施多元化学校选择与入学机会分配 46
第三节 发达国家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56
第四节 发达国家健全家校社多边合作机制 65
第三章 国内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实践 77
第一节 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79
第二节 上海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88
第三节 广东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98
第四节 迎江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106
第五节 浦东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111
第六节 海淀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与成效 119
第四章 国内外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测机制 129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监测体系 131
第二节 欧盟的教育监测体系 139
第三节 世界银行的教育监测体系 147
第四节 国内义务教育评估监测体系 158
第五章 我国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创新 169
第一节 确立“人民满意”的区域教育政策导向 171
第二节 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182
第三节 创建“命运共同体”的城乡循环式教育机制 197
第四节 坚持“教育优先”的区域财政投入策略 205
第五节 完善“多样化”的区域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215
参考文献 225
致谢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