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作者在华为公司20余年的可靠性工程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企业应如何正确理解和重视可靠性。作者不仅分析了企业在推进可靠性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还详细探讨了企业可靠性建设的演进路径,从起步到成熟,再到卓越的全过程。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企业在可靠性建设的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工作策略和思路。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见解,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企业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可靠性流程和体系。对于任何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企业来说,可靠性是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本书为企业推行可靠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是那些致力于提升产品可靠性和企业竞争力的管理者和工程师的必读之作。
伍湘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毕业,有30多年军工、民企可靠性工作经历。在中国航天部二院工作期间,曾承担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工作。1997年加入华为公司后,成为华为最早开展和推行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人员之一,在华为公司从事可靠性工作的22年间,一直致力于各种类型通讯网络产品和电子产品研发一线,从事具体的可靠性设计工作;后又承担整个公司的可靠性流程体系建设,行业管理和可靠性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任华为公司可靠性设计部经理,可靠性高级工程师;2019年底从华为公司退休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系统工程学院和深圳市为民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任研究员和技术院长,继续从事可靠性的技术宣传与推广工作。曾担任IEC、IEEE、中国可靠性标准委员会等多个国际、国内可靠性标准组织专家、会员,主持、参与拟制多个国际、国内可靠性标准、专利。
第1章 明晰自我——企业可靠性工作的发展基础
1.1 如何正确理解可靠性?
1.1.1 可靠性是一门“玄学”?
1.1.2 可靠性与产品的关系
1.1.3 可靠性对企业的价值
1.2 明确可靠性的业务范围
1.2.1 厘清可靠性基本概念的工程意义
1.2.2 工程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2.3 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1.2.4 “大质量”观念下的可靠性工程
1.2.5 可靠性与性能的关系
1.2.6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关系
1.2.7 “六性”与可靠性
1.2.8 DFX设计中的可靠性
1.3 掌握可靠性行业发展现状
1.3.1 可靠性学术界发展现状
1.3.2 可靠性工业界发展现状
1.3.3 可靠性标准协会组织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循序渐进——企业可靠性工作的发展阶段
2.1 企业如何才能搞好可靠性工作?
2.1.1 由上而下地推动
2.1.2 市场压力的作用
2.1.3 自身的可靠性能力
2.1.4 秉承系统工程思想
2.1.5. 重视流程体系的建设
2.2 企业的可靠性发展阶段
2.2.1 罗马非一日建成
2.2.2 条条大路通罗马
2.2.3 试验起步阶段
2.2.4 设计发展阶段
2.2.5 流程建立阶段
2.2.6 体系建设阶段
2.2.7 能力中心阶段
2.2.8 可靠性的更高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合纵连横——企业可靠性技术体系
3.1 企业可靠性愿景目标
3.2 可靠性量化评价体系
3.2.1 可靠性量化评价的意义
3.2.2 可靠性量化评价体系结构
3.2.3 确定产品可靠性指标
3.2.4 可靠性量化指标的分配
3.2.5 可靠性量化评估方法
3.3 可靠性的基础能力
3.3.1 可靠性数据库
3.3.2 可靠性文档、技术、工具
3.4 可靠性流程活动
3.4.1 构建可靠性流程的意义
3.4.2 构建可靠性流程的时机
3.4.3 可靠性流程活动的责任分工
3.4.4 可靠性活动如何纳入研发流程——以FMEA为例
3.4.5 关键可靠性流程活动
3.5 可靠性专项技术攻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织控制——企业可靠性管理体系
4.1 企业可靠性工程师的来源
4.2 企业的可靠性组织架构
4.2.1 可靠性单层组织架构
4.2.2 可靠性三级组织架构
4.2.3 可靠性管理/技术委员会
4.2.4 可靠性专家委员会
4.3 可靠性行业管理的概念与实施
4.3.1 建设并贯彻企业可靠性文化
4.3.2 制订可靠性愿景目标
4.3.3 可靠性技术规划
4.3.4 可靠性能力建设
4.3.5 可靠性流程的建立与维护
4.3.6 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
4.3.7 可靠性共享平台建设
4.3.8 可靠性体系绩效考核和任职资格评定
4.3.9 可靠性技能培训
4.4 企业的可靠性考核体系
4.4.1 实施可靠性KPI考核的目的
4.4.2 实施可靠性KPI考核的原则
4.5 可靠性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4.5.1 可靠性工程师的职业技能要求
4.5.2 可靠性任职资格标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可靠性工作的未来展望
5.1 可靠性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前景
5.2 可靠性理论的突破与发展
5.3 可靠性与新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