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 年,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区,这片全美精英阶层的梦幻之地,充斥着刺耳的警笛声,警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便衣侦探牢牢守住“纽约针灸治疗中心”的大门,连一只苍蝇都无法进出……
美国医学会面对陌生的中国医学,从开始的全面封锁,到最终为之折服,并于 1973 年颁布了美国第一部中医法,这是美国医学史上的“奇迹”。作者查阅、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用一个个或机敏、或奸猾、或卑劣,或伟大的鲜活人物故事生动演绎了那段“针灸针”与“柳叶刀”从冲突到交融的历史,带读者见证50年前来自中国针灸医生与美国本土名流联手推动的这场中医立法之战。
60岁老中医持针勇闯内华达州
《纽约时报》将之称为“龙蛇大战”
医疗于现代社会并不能仅以“治病”而论,它关系到文明形态、政治倾向、权利分配。在早期的美国,西风势要压倒东风。残酷的较量,让美国中医几度面临生死存亡。王冠一先生的《针战》,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事报道,以小说的笔触叙事,向我们呈现了从个体故事看东西两个文明之间博弈的史诗,上个世纪的医疗之争在他的笔下呼啸而来!
书中提到的辛育龄教授是我的老领导,老先生非常虚心,常向我咨询针灸专业问题。我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筋柔百病消》中写道:“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等人访华,参观了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辛育龄教授所做的开胸手术,当时用的是针刺麻醉。我请教辛育龄教授之后得知,当时的针刺麻醉是由傅忠立先生完成的,傅先生后来曾担任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的第一任科主任多年,也是我的老领导和针灸启蒙老师。因为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开胸手术,参观者可与其谈话交流,这使尼克松等参观者大为震惊,从此掀起了全球性的针灸热,并一直延续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面诊病察脉体悟针道,一面近水楼台向辛育龄教授这样的西医大家学习。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总结、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以及我几十年的内功修炼,我的针灸临床有了中医的“神”,也有了西医的“形”,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由此,我倡立“大成针道”,培养了一批针刺技术过硬的职业医师。
在临床和教学的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了当下医学、医疗的困境。特别是当东西方文化见面时,那种差异会引起冲突,甚至变成利益的对抗。现如今,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患者,医学研究的也不单单是疾病。除了医疗技术,我们还需要通过法律、经济、社会活动等手段,保障、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毛主席说过:“祝针灸万岁!”愿针灸造福人类。
是为推荐序。
——胥荣东 于来雨轩
王冠一,作家,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已出版《文火药香》《羯罗蓝》等著作。
封锁
美国中医的至暗时刻
龙蛇较量之一
潜入
漂洋过海去远方
隐入尘烟的针灸
会晤
针灸局中局
尼克松访华与神乎其技的针灸
决胜
龙蛇较量之二
我们的胜利志
前路
纽约州,从至暗时刻到有法可依
21 世纪,中医的全新旅途
得克萨斯州,“针”锋对决
他们去美国学中医
参考文献
后记? 身居高地,南北东西皆是道路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中医事件陈列柜”内摆放着许多悲剧。2007 年,在该州一项法案复审时,中医学会因为经验不足,没有请政治说客。于是整个会议期间竟无一人站出来为中医说话,直接导致针灸医生被降级,即被要求必须出示西医开具的处方才能治疗患者。
而在这之前,中医是不用看西医处方行事的。时至 2012 年,又一件大事,与医疗保险有关。这回佛罗里达州中医学会学乖了,毫不犹豫地找到说客,学会与说客做足了功夫,州长却又提出了新问题。佛罗里达州的州长为了使民营医院获利,无端指责该州车祸保险费用增加是针灸治疗造成的。至此,“针灸”作为替罪羊,从车祸保险付费名单中被一笔抹去。
海外的中医命途多舛,有时我竟不忍落笔。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不过分掺杂个人情感。只将搜集来的资料和历史记录拼贴,缝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