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2017-2018年第一次监测全国代表性抽样人群血、尿样本中13种金属(类金属)的内负荷水平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系统描述。首先介绍了国家人体生物监测的背景、意义和各国开展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我国首次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抽样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继而对我国一般居民血、尿中铅、镉、汞、砷、铬、钴、锰、钼、镍、锑、硒、锡和铊等重(类)金属血、尿内暴露水平特征进行系统介绍,揭示了我国一般人群上述化学物质的分年龄、性别和城乡的暴露图谱;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欧洲、美洲、亚洲等的发达国家的监测结果,并与我国居民同期暴露水平进行比较。此外,本书还对我国早期的人群数据和健康影响进行了综述。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4年开始在安徽医科大学就读,1999年获预防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2008年美国UCLA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现为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慢性病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老年流行病学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43篇,其中SCI检索42篇、核心期刊检索88篇。
目录
第1章 环境污染与生物监测 1
1.1 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影响 1
1.2 环境污染物内暴露监测技术 2
1.3 我国环境污染物内暴露监测的历史与现状 4
第2章 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概要 6
2.1 监测人群 6
2.2 监测内容 7
2.3 质量控制 8
2.4 基本人口学特征 11
2.5 重(类)金属结果分析方法 20
2.6 主要结果 22
第3章 我国居民体内铅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24
3.1 铅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24
3.2 血铅暴露水平 25
3.3 尿铅暴露水平 27
第4章 我国居民体内镉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30
4.1 镉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30
4.2 血镉暴露水平 31
4.3 尿镉暴露水平 32
第5章 我国居民体内汞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36
5.1 汞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36
5.2 血汞暴露水平 37
5.3 尿汞暴露水平 39
第6章 我国居民体内砷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43
6.1 砷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43
6.2 血砷暴露水平 44
6.3 尿砷暴露水平 46
第7章 我国居民体内铬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50
7.1 铬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50
7.2 血铬暴露水平 51
7.3 尿铬暴露水平 52
第8章 我国居民体内硒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56
8.1 硒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56
8.2 血硒暴露水平 57
8.3 尿硒暴露水平 59
第9章 我国居民体内锰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62
9.1 锰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62
9.2 血锰暴露水平 63
9.3 尿锰暴露水平 64
第10章 我国居民体内铊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68
10.1 铊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68
10.2 血铊暴露水平 69
10.3 尿铊暴露水平 70
第11章 我国居民体内锡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74
11.1 锡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74
11.2 血锡暴露水平 76
11.3 尿锡暴露水平 77
第12章 我国居民体内钼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81
12.1 钼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81
12.2 血钼暴露水平 82
12.3 尿钼暴露水平 83
第13章 我国居民体内锑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87
13.1 锑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87
13.2 血锑暴露水平 88
13.3 尿锑暴露水平 89
第14章 我国居民体内钴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93
14.1 钴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93
14.2 血钴暴露水平 94
14.3 尿钴暴露水平 96
第15章 我国居民体内镍基线暴露水平分析 99
15.1 镍暴露途径及健康影响 99
15.2 血镍暴露水平 100
15.3 尿镍暴露水平 101
第16章 国外居民重(类)金属暴露水平调查 105
16.1 美国国家生物监测项目重(类)金属监测结果 105
16.2 加拿大国家生物监测项目重(类)金属监测结果 119
16.3 德国环境健康调查重(类)金属监测结果 126
16.4 韩国国家生物监测项目重(类)金属监测结果 130
第17章 我国人群重(类)金属内暴露研究结果综述 133
17.1 我国人群重(类)金属内暴露变化趋势 133
17.2 我国人群重(类)金属内暴露来源及途径 148
17.3 我国人群重(类)金属暴露健康风险研究 161
第18章 展望 171
18.1 生物监测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171
18.2 我国金属元素生物监测的发展与展望 173
参考文献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