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本身、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布局出发,阐述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同时从劳动的内涵特点等方面进一步阐释并构建生产实践系统演化路径下劳动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探求劳动教育的育人思路和路径、梳理收集国外典型的劳动教育做法,从融合教育和学科教育两种模式作比较分析,总结其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归纳总结国内高校比较有代表的做法和项目,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实施方案和实践课程体系。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序言
蔡弘,安徽建筑大学副教授,安徽建筑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劳动理论、社会学理论的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安徽省人口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安徽省社会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出版《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农业劳动力结构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著作;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
绪言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第一篇 理论篇:劳动与劳动教育第二篇 经验篇:劳动教育的国际经验第三篇 发展篇:中国劳动教育及其理念转变第四篇 探索篇:中国劳动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