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乎世界起源、物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幻想故事书
献给满心好奇的孩子和热情不灭的大人
鲸鱼的嗓子眼为什么很小?骆驼为什么长着驼峰?犀牛皮为什么有许多褶皱?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很长?犰狳为什么长得既像刺猬又像乌龟?袋鼠的弹跳力怎么那么强?猫为什么不像狗那样黏人?第一封信是怎么写成的?字母表又是怎么造出来的……
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通过幽默而充满想象力的叙事语言,及一幅幅亲笔绘制的奇趣插图,一一揭晓他的答案。
本书另附温暖有声书,让好故事口口相传。
- 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吉卜林用文字和图画缔造的幻想故事书
- 献给满心好奇的孩子和热情不灭的大人
著名翻译家曹明伦先生的14篇全译本,首次面世,独家授权
吉卜林和他的《原来如此的故事》
译本序
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是著名的英国作家。他于1865年12月30日出生在印度孟买(因为他父亲当时是孟买艺术学校校长)。吉卜林幼童时代的生活犹如田园诗,所见所闻都充满了印度的异国情调。他五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十七岁重返印度,到一家报馆工作并开始写作。他以印度的大自然、社会生活以及英国殖民者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写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随笔,很快就在读者圈和评论界确立了大作家的地位。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1936年1月18日,这位著名作家在他晚年定居的萨塞克斯郡乡间逝世,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与英国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一道长眠。
在吉卜林繁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两颗令全世界的孩子们都神往的明珠,其中一颗就是于1902年出版的《原来如此的故事》(Just So Stories)。该书中的故事是作者早年为了回答女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以及骆驼为什么有驼峰等等)而杜撰的答案。吉卜林于1892年1月与美国姑娘卡罗琳·巴莱斯蒂尔结婚,婚后曾随她移居美国,其间他们的两个女儿约瑟芬和埃尔西分别于1892年12月和1896年2月出生。他于1896年8月携妻女返回英国,定居在萨塞克斯郡,但在1899年访问美国期间,六岁的约瑟芬不幸因病夭折,从同一种疾病中勉强幸存的吉卜林被丧女之痛击垮。从伤痛中稍稍恢复后,他便着手将他早先为心爱的女儿讲过的故事写成这本书,一本关于世界起源、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动物的书,一本由幻想故事构成的书。书中的全部故事都保持了作者当初讲述它们时的基本原貌,因为每当他想改变讲故事的方式,似乎他心爱的女儿约瑟芬就会来拦住他说:不是那样的,爸爸。该这么讲!所以书中有多半故事都以一声深情的我亲爱的孩子开头,而且好些故事里都点缀有父女间曾私下分享过的笑话趣话。
......
作者简介: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
作家,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印度孟买,幼童时代的生活犹如田园诗,所见所闻充满印度的异国情调,五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十七岁时重返印度,到一家报馆工作并开始写作。以印度的大自然、社会生活以及英国殖民者的日常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随笔和儿童文学作品。其敏锐的观察力、新颖的想象力、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珍品。而《丛林故事》和《原来如此的故事》最受全世界的孩子们喜爱。
译者简介:
曹明伦(1953 )
四川自贡人,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翻译论坛》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著有《英汉翻译二十讲》《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培根随笔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司各特诗选》和《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论文一百余篇见于《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
目 录
吉卜林和他的《原来如此的故事》(译本序)
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
骆驼为什么有驼峰
犀牛皮为什么有许多褶皱
豹子身上的黑斑是怎样来的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
袋鼠变形记
犰狳的来历
第一封信是怎样写成的
字母表是怎样造出来的
关于禁忌的故事
玩弄大海的螃蟹
独来独往的猫
跺脚的蝴蝶
含与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