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最初撰写的反省笔记,一九六〇年曾由群众出版社内部印行;后又遵照中央领导的要求“另起炉灶”,于一九六四年正式出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的出版,完整展现了这部旷世名著的成书过程,对了解溥仪的思想转变具有更丰富的史料价值。
引言
第一篇 我的北京时代
第一章 我的出生和当上清朝末代皇帝的经过
(1)我的祖父奕最和我的祖母叶赫那拉氏
(2)光绪和慈禧
(3)慈安太后的死之谜
(4)肃顺
(5)戊戌政变中的袁世凯和荣禄
(6)我的父亲载沣和我的母亲瓜尔佳氏
(7)庚子事件
(8)逃亡西安和珍妃的死
(9)光绪的死
(10)西太后死后的隆裕太后
(11)隆裕和四太妃的关系
(12)李莲英与小德张
(13)三岁孩子&"登极&"的滑稽剧
(14)我在宫中的家庭生活环境
(15)王公、&"黄带子&"和八旗
第二章 关上家门作皇帝的紫禁城生活
(1)辛亥革命与清朝封建统治势力的崩溃
(2)中华民国首都中央的&"小朝廷&"
(3)&"遗老&"和&"王公大臣&"
(4)太监
(5)我的结婚
(6)宫中的皇帝生活琐记
(7)我母亲为我自杀了
第三章 我的罪恶思想根源
(1)我的老师和封建尊孔思想
(2)毓庆宫读书
(3)宫中的迷信和信仰
(4)我的&"敬天法祖&"思想
(5)庄士敦和我的崇拜帝国主义思想
(6)我的残忍性格
第四章 开始正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张勋复辟
(2)盗窃了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第五章 出洋留学的失败
我幼时的好奇心
第六章 我离开了紫禁城
(1)回到了醇亲王府
(2)日本开始对我伸出魔手来了
(3)日本公使馆里的&"小朝廷&"
(4)在日帝魔窟中的一些零星回忆
第二篇 天津时代
第七章 我完全成日本帝国主义的&"药笼中物&"了
(1)在天津日本租界里的所谓寓公生活
(2)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勾结
(3)和军阀、政客的微妙关系
(4)和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眉来眼去
(5)&"遗老&"的包围
(6)东陵的挖掘事件
(7)我的反动思想愈发抬头
(8)&"九一八&"事变和&"天津事件&"
(9)接二连三的所谓&"恐怖事件&"
(10)土肥原贤二和我的互相勾结利用
(11)汽车厢底的&"奇货&"
第三篇 前来东北
第八章
(1)白河上的黑夜枪声
(2)对翠阁温泉旅馆
(3)旅顺
(4)所谓的&"四巨头会议&"
(5)群狗争食的未定政权
(6)日寇的狰狞面目
(7)我是这样当上了伪执政的
第四篇 长春时代
第九章
(1)百鬼昼行的所谓&"新京&"
(2)卖国密约——伪执政的代价
(3)到长春以来的生活一斑
(4)国际联盟调查团
第十章 伪满帝制时代
(1)冷酷的家庭生活
(2)第一次访日的丑剧
(3)&"枢轴国家&"的一根小尾巴
(4)对于日寇的逢迎谄媚
(5)日寇的种种阴谋
(6)吉冈安直
(7)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和汪逆精卫
(8)第二次访日的内幕
(9)奴化侵略政策与&"天照大神&"
(10)伪满建国十周年和&"亲邦&"的名词的出现
(11)&"谢恩大使&"和&"慰问大使&"
(12)&"献纳&"金属的带头人
(13)伪时局诏书
(14)给&"肉弹&"饯行
(15)所谓&"巡幸&"的后果
(16)伪侍从武官
(17)日伪垮台前夕的尾声
(18)鬼把戏最后的一幕
(19)被苏联军逮捕
(20)在伪满十四年的滔天罪恶
第五篇 在苏联的五年
第十一章
(1)赤塔市郊的莫洛阔夫卡
(2)红河子
(3)伯力市内的第四十五收容所
(4)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我和日寇甲级
战犯的初次&"对垒&"
第六篇 回到了祖国
第十二章 我在当时的心情
(1)我的惶恐不安
(2)开始了学习
(3)由抚顺到了哈尔滨
(4)温暖照顾
(5)朝鲜战争
(6)赵厅长的讲话
(7)志愿军某首长
第十三章 第二次到了抚顺
(1)检举认罪
(2)通信
(3)载涛
(4)李玉琴
(5)学习和实际紧密结合的改造教育
(6)参观
(7)沈阳人民最高军事法庭
结束语
我小时曾听旁人说过,她和她姐姐西太后的脾气秉性完全相反,是一个极其拘谨固执的旧式家庭妇女。据说当时同治死后不多久,西太后就在宫中看戏,也叫我祖母进宫去看。我祖母虽然不能不去,但当坐到戏台前面时,却闭着眼睛不看。西太后问她为何闭眼不看时,她便直气撅嘴地说:&"现在正在‘国丧’中,我不能看戏!&"西太后听了她的话也无可奈何,竟至被她给顶得落下了眼泪,叹道:&"你怎么这样地别扭!&"还有,从前醇王府的老太监牛祥也曾说过:这位福晋太太①真是性情古板极了。自从&"光绪爷&"进宫以后,她心里真是如同吃黄连的哑巴一样,简直有苦也说不出来,没有法子,只能对于她所生的三位&"小爷&"(少爷之意)特别疼爱的了。她的所谓疼爱的方法,就是怕吃多了生病,永远给他们减食。因此把这三位小爷都饿成皮包骨,有时,&"看妈&"(保姆)实在看着不忍,就偷偷地给他们一些东西吃。这究竟不顶什么事,结果是这三位小爷都由于营养不良活活地饿死了。所以除了光绪不算之外,二爷三爷四爷都没有了。所以五爷(我父亲载滓)才当上了王爷的。诸位想一想,就连旧社会的母爱都是这样的可怕,简直是&"爱之适所以害之&"了。
还听到旁的太监说过,我这位祖母,在平时真是一个不苟言、不苟笑的所谓典型的&"贤妻良母&"。据他说,每当我父亲和我六叔(载洵)七叔(载涛)在小时大声说笑时,我这位祖母便正颜厉色地申斥他们说:&"笑什么!&"还说她信佛甚笃,不杀生,以致在夏天的时候不敢到花园去散步,说什么怕踩死蚂蚁。
我的亲祖母刘佳氏(我祖父的次妻,她是生我父亲和我六叔七叔的)曾对我弟弟妹妹们说过:&"你们的那个祖母,她在平日是个忌讳很多的人,像是什么‘死’、‘完了’一类的话,她是非常忌讳的,有一年,你玛父(满族称祖父为玛父,呼父亲为阿玛)因为西山的妙高峰‘园寝’(即坟地)刚修好,他就带着全家到那里去看,因为看到修得很趁心,祖父便高兴起来,于是就叫人把饭拿到坑穴中来吃。那时你那位祖母因为觉得丧气,就不高兴已极,但又不能表示反对,就在那顿饭之间连筷箸也都没有动一下。在和你玛父的兴高采烈对比之下,益发显得她的垂头丧气的状态了。大家看了这种情形,真是既不敢说什么,又不敢笑,那顿饭吃的真难过极了。&"
说到这里,使我又想起了一件既荒唐又滑稽的故事来。这是我母亲对人讲的。她说:西太后因为和光绪闹了母子不和的宫帏风波,于是就迁怒到我死去的祖父身上来。有一天她听到了一种无稽传说,说妙高峰的&"风水好&",所以才从醇王府出了一个光绪皇帝。理由是因为在醇贤亲王坟茔附近有两棵大白果树,白果的&"白&"字和埋在地下的王爷的&"王&"字连在一起,不就是个&"皇&"字吗?不但出了一个光绪,还许出第二个皇帝呢?于是她就命人把那两棵白果树锯掉。现代的人听了此话,一定觉得做这样事的人,未免太荒诞不经。可是在那个时代里,却是觉得做那样事并不算什么稀奇哩!
再就是把那两棵白果树锯倒了的时候,曾从那两棵老树的树穴里,爬出了不少的蛇来,于是有人又以讹传讹地说:就是因为锯了那两棵树,所以后来才有了庚子的&"义和团&"’事件,就是说那些蛇来作祟的。在当时很多的人,都是很相信这种说法,并且是津津乐道的一件事。
我想在这里也把我亲祖母刘佳氏的事情表一表。她是我祖父的次妻,生了我父亲和我两个叔父,她也是一个吃斋念佛的老太太,她是最喜欢我的。我现在谈一谈她为什么喜欢我的原故。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你是长孙么!在旧式封建家长制度的家庭里,当然是最宠爱承重长孙的呀!&"
这种想法,我觉得也有一部分理由。但我认为还不能算是从全面来看这个问题。不过是,这也难怪,因为我的那个家庭环境,太复杂离奇了。请不要性急,我还是得从头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