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弗朗茨·卡夫卡的大约一百五十幅画作首次在以色列国家图书馆公开。除了数量远超此前为人所知的寥寥几幅,这也是其绘画作品首次以独立姿态,而非文学作品的附属形式与世人见面。虽然卡夫卡以他的写作而闻名,但这些画作证明了他的文学执行人,也是其终生挚友马克思·布罗德所说的双重天赋他笔下充满了迷人的人物,从现实到梦幻、怪诞、离奇、狂欢化,他们照亮了这位现代主义作家不为人知的一面。
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们历经战乱、版权纠纷。这一次,四散于耶路撒冷、维也纳、牛津大学、马尔巴赫等处的163幅画作及珍贵手稿终于结集成书,读者无须遍走全球,只需翻开书页,即可与K一起穿行梦境。
本书内容结构:
一、163幅官方、高清的画作手稿,依照年份先后汇编、展示
二、符合艺术史标准的画作解说
三、3篇重磅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卡夫卡画作
1)《然而,什么样的地?什么样的墙?卡夫卡作品中的身体》朱迪斯·巴特勒/文
从身体角度,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和画作中的线条与图像
2)《卡夫卡的绘画与写作》安德烈亚斯·基尔彻/文
从传记和历史角度,对卡夫卡的绘画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展示了它在美学和诗学上与其文学作品间的联系
3)《画作目录》帕维尔·施密特/文
分类梳理卡夫卡的绘画作品,提供有关画作年代、尺寸、纸张、所在地,以及有关内容和笔法的专业信息。
★ 卡夫卡逝世100周年重磅纪念,迄今最完整的163幅画作手稿,中文世界首次出版
作这些画是多年以前,它们当时给了我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弗朗茨·卡夫卡
近一个世纪以来,历经战乱、版权纠纷。这一次,四散于耶路撒冷、维也纳、牛津大学、马尔巴赫等处的163幅画作及珍贵手稿终于结集成书,读者无须遍走全球,只需翻开书页,即可与K一起穿行梦境。
★ 全球知名研究者联袂创作:专业、前沿、全面
· 安德烈亚斯·基尔彻(学者)编著:独家编年体结构,从传记角度,走进最光热的青年时代、最明亮的弗兰茨;
· 朱迪斯·巴特勒(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长文导赏:以双脚撑起日益消解的世界,他的画并非文字的附属品,它们打破了文字的束缚,以另一种方式重申了创作者最根本的关切;
· 帕维尔·施密特(艺术家)撰写画作目录:分类梳理卡夫卡的绘画作品,提供有关画作年代、尺寸、纸张、所在地,以及有关内容和笔法的专业信息。
·曾艳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卡夫卡研究专家)及青年学者曾意德文直译,特约专业文学审校苏十梳理全书脉络,以及法学审校卢琦,校译本书画作中出现的卡夫卡法学笔记。
★ 珍藏级装帧品质,无可替代的纸书之美:信件、日记、速写、笔记、旅行随笔,一比一等大还原、全彩印刷,再现卡夫卡的内心宇宙
知名设计师孙晓曦操刀整体装帧:201*285原汁原味精装开本;个性化字体设计,融合卡夫卡特质与时代特征;封面的左右构图表达卡夫卡的两面性,读来让人如坠冰窖的他,也有着阳光一面。
★ 以画笔袒露内心,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另一个卡夫卡
我的画不是画,而是一种私人的符号……我想要去看,并且把所看见的牢牢抓住。这是我的热情。
在伟大的作家之外,他是羞怯、笨拙的法律系学生,是猛烈、激情四溢的前卫视觉艺术家,是天马行空的旅行爱好者和毒舌朋友,是自鸣得意又惶恐不安的普通青年。
青年充满阳光和爱……谁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弗朗茨·卡夫卡
作为画家的卡夫卡这一话题似乎一直以来都并未被认真对待。在我们已有的认知中,总是更习惯将卡夫卡视为作家,因为我们对他的了解还非常不充分。直到最近,我们能见到的卡夫卡画作相对而言数量很少,只有大约 40 幅草图。这些作品中,也只有少数几幅因为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成为卡夫卡平装版作品集的封面,而为人所知。
目前可以见到的卡夫卡画作以《曾是一个出色的画师:作为画家的弗朗茨·卡夫卡》 为题,于 2002 年在乌得勒支结集出版,由尼尔斯·博克霍夫和玛丽耶克·凡·多尔斯特编著,布拉格的维塔利斯出版社于 2007 年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又于 2011 年发行德文增订版。然而这本书却丝毫不能充分展示卡夫卡的绘画:一方面是质量上的原因,书中这 41 张图是在没有原件的情况下被复制的;另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原因,这本所谓的作家卡夫卡的绘画作品(博克霍夫和多尔斯特语)的集册,在编纂中其实忽略了大量直到最近才有机会接触到的一手资料。
出于相同的原因,此前对卡夫卡绘画的研究也一直不尽如人意。 1979 年出版的《卡夫卡手册》中一篇题为《绘画》的文章看似首次触及了卡夫卡创作中的绘画元素,但其作者、艺术史学家沃尔夫冈·罗特依靠的也仅仅只有十几幅作品而已。1 尽管近年来出现了更多关于卡夫卡绘画的著作,其中至少包括两部专著 2,但它们也只是依凭于此前已知的 40 幅左右的画作,因此资料来源大多不可靠且不完整。其中的缺失在于,卡夫卡文学遗产中所包含的大部分绘画作品在几十年来完全没有获取途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分绘画作品将会是卡夫卡作品中最后一座巨大的未知宝库。
这些作品原本属于马克斯·布罗德,而不是卡夫卡的家人,直到最近,这些作品还一直被严密尘封在布罗德的继承人他的前秘书伊尔莎·埃斯特·霍夫的私人财产中。卡夫卡遗物中的其他作品在他 1924 年去世之后由布罗德进行编辑,已经或正在进行出版,包括两种批注版本:由费舍尔出版社自 1982 年起出版的《卡夫卡作品、书信和日记权威注释版》和由施特霍姆菲尔德出版社自 1997 年起(2019 年后则由沃斯坦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手稿、印刷稿和打字稿权威注释版》。直到 2019 年中,卡夫卡遗物中先前被尘封的那部分才得以面世。在此之前,这些遗稿经历了一场历时 10 年、引人注目的诉讼,最终在 2016 年,以色列最高法院剥夺了霍夫和她的继承人对这些作品的所有权之后,它们才归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家图书馆所有。鉴于布罗德和卡夫卡遗物继承的复杂性,详细地追述卡夫卡绘画作品的传播历史就显得尤为必要。
[奥]弗朗茨·卡夫卡┃绘
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1901年进入布拉格德语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转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利用业余时间写作。陆续出版《变形记》及《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 等小说。1924年因病去世。1925年《审判》出版,1926年《城堡》出版,引发世界文坛震动。
[瑞士]安德烈亚斯·基尔彻┃编著
自2008年起担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文学和文化研究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学、文化以及犹太文学和文化史。2022年,基尔彻主编的《卡夫卡的卡夫卡:弗朗茨·卡夫卡的163幅画作手稿》一书面世,引发对于卡夫卡新一轮的讨论。
曾艳兵┃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卡夫卡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研究主持者,著有《卡夫卡研究》《卡夫卡的眼睛》等书籍。
曾意┃译
青年学者,德国留学将近十年,文学与传媒博士。曾出席德国卡夫卡与中国研讨会并担任翻译。
1、序言:传承与保存 安德烈亚斯·基尔彻/文
2、卡夫卡的画
(1)单张和较小对开页上的画作,19011907 年
(2)速写本
(3)旅行日记中的画,19111912 年
(4)书信中的图画,19091921 年
(5)日记和笔记本中的画,19091924 年
(6)带有图案和装饰的手稿,19131922 年
3、卡夫卡的绘画与写作 安德烈亚斯·基尔彻/文
4、然而,那是什么样的地?什么样的墙?卡夫卡作品中的身体 朱迪斯·巴特勒/文
5、画作目录 帕维尔·施密特/文
6、注释
7、图片权利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