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皇皇巨著《考古中国》,《南渡北归》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讲述中国11个重大考古与发现
定 价:80 元
1981年的一个风雨之夜,位于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宝塔,半个塔身轰然崩塌。时隔数年,为重建法门寺,考古人员在清理废墟时,却无意间发现了民间流传多年的法门寺地宫。随后发掘出土了数千件唐朝的奇珍异宝,甚至还包括四枚珍贵的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堪称地宫一开,大唐盛况扑面而来。 本书便是一部全面反映法门寺地宫发现、发掘和佛指舍利重现人间全过程的纪实文学。作者还围绕法门寺的历史展开,再现了唐朝皇家敬佛礼佛、奉迎佛骨的情景,详细介绍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的兴衰。
◇一座法门寺,半部中国佛教史,地宫一开,大唐盛况扑面而来! ◇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石兴邦,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联袂作序 ◇知名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 ◇华语世界开创性全景呈现中国百年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史诗巨著。 ◇海量珍贵史料、人物访谈和数百幅文物、历史图片,引领你进入真实的考古现场。 ◇11部巨著,带你探寻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感受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 ◇数不尽的地下宝藏,震动海内外的神奇文物,带你感受中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考古学家吴九龙、韩金科、许宏、沈辰,文化名家范咏戈、李炳银、贺绍俊、张志忠,知名作家、诗人王久辛、何三坡联袂推荐! ◇贾兰坡、石兴邦、邹衡、赵其昌、侯良、白荣金、于善浦、麦英豪、林向、王学理、谭维四、单霁翔、吴如嵩、吴九龙、韩金科、沈辰等十几位遗址发掘亲历者,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专家撰文追忆! ◇《考古中国》系列作品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世界读者广泛瞩目!
1996年岁末,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岳南、商成勇两位作者,带着他们合作的新著《万世法门》的样稿,来到我在北京的住所。由于我曾负责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掘工作,了解一些情况,他们便将书稿给我留下,嘱我在看了后,写一篇简短的题跋。岳南先生并赠送了此前他和别人合著的以考古发现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专著《风雪定陵》,以做参证。可能是专业意识的条件反射,这些著名的考古史迹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嘱托。 《万世法门》将要在1997年初出版问世,我屈指一算,正好是法门寺地宫珍藏重见天日、佛指舍利再度面世十周年,以法门寺地宫珍藏为本事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能够届时出版,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它不啻为佛骨面世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参与其事的一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我仔细地将书稿阅读了一遍,被文中那引人入胜的描述所吸引而不忍释卷,这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它是以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现和发掘材料为依据,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关事件为主轴而展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它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卷帙浩繁、情节曲折、意境深邃而画面优美的长轴画卷,刻画 出别开生面的大千世界的众生图景,是一部难得的具有科学依据、文学艺术价值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 书中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描绘,使人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法门寺地宫发掘前后的情景,一幕幕、一件件尽在眼前……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祖庙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佛教世界也有极大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名寺中,它又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寺院。民间曾流传着有关它的一些神奇的传说,它更因一台《法门寺》戏曲的流传,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寺院地宫中珍藏的那些凝重的国宝,却鲜为人知。直到1987年清理塔基时才显耀于世。 法门寺始建于汉魏,舍利珍藏于四门方塔中。明时,方塔被毁,在原塔基础上建起了十三层八角砖塔,称为真身宝塔。所谓真身,也就是藏有佛指舍利的意思。经过千余年的风风雨雨,真身宝塔成为法门寺保留下来的最显著也最久远的标志。可惜,因年久失修,水浸、地陷,塔基倾斜而于1981年8月24日,西半边崩塌。当时印度新德里电台最先向世界做了转播,在海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余东边半个塔,抗风冒雨达5年之久,终于腰弯体残,难以久持,于1986年也随之坍塌。1987年为了重建宝塔,陕西省政府决定对塔基和附近遗迹进行考古发掘和清理工作。在清理塔基的过程中,发现秘藏珍宝的地宫,引起了各方面的极大重视。在孙达人副省长的主持下,成立了法门寺考古队,由我担任队长,调集省考古所和宝鸡、扶风市、县文物人员,并从北京请来一批专家,聚集法门寺。经过3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批珍贵文物完好无损地整理出来,并保存于安全的仓库之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唐文化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其品种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巧,均属世之罕见。特别是那秘藏千年、历经三武之祸而保存下来的四枚佛指舍利,堪称世界之宝,引起了佛教世界的轰动。这批珍贵文物史料,对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都有极大的历史科学价值。 这次法门寺地宫的最后开启,使沉睡了一千余年的珍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指舍利和上千件李唐王朝供奉的奇珍异宝,以不二于世的历史地位,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法门寺地宫发现之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学界的好古敏求之切与佛界笃教信佛之诚互为表里。一方面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一旷世名刹及其宝藏,成为海内外著名学者和城里乡间的男女信士观瞻膜拜的崇高殿堂和圣地。八方来风汇聚于此,涌起一股盛极一时的法门热潮。
商成勇,1966年生,陕西西安市周至县人。先后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学历。著有《五星红旗》《月光慈航》《仗剑江天》《叩问大地》《大道阳光》及《中国盗墓图志》(与岳南、许志龙合著)《东方红霄》(与王久辛合著)等作品,并在国内多次获奖。 岳南,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为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另有《岳南大中华史》等考古文学作品多部,并以英、日、韩、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发行数百万册。
序一 法轮常转,法门永在(石兴邦) 序二 让法门寺文化大放异彩(韩金科) 序 章 地宫藏宝之谜 第二章 穿透岁月的雄塔 第三章 玄宫初露 第四章 在玄宫的隧道里 第五章 一代女皇与佛祖灵骨 第六章 地宫奇闻 第七章 地宫茶具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第八章 佛光下的阴影 第九章 佛门大劫难 第十章 度尽劫波法门在 第十一章 佛骨面世 第十二章 地球的金刚座 附录一 我说王.先生的几句话(韩金科) 附录二 扶风法门寺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