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心理学方法对演员表演心理实操的讨论, 帮助演员进入一种不再思考自己的行为状态, 一切只是下意识地、直觉地、自然地发生。如何达到这种状态, 这取决于演员个人所关注的意图、渴望和动机, 演员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块“白板”, 能像平面镜一样把角色的内心意图、渴望和动机映射出来, 呈现给观众逼真鲜活的人物性格。这一过程, 演员始终是内心积极地在人物的逻辑线上行动, 始终要控制别偏离了人物的逻辑线, 这就是心理技术的目标。书中还从心理动力方法、存在-人本主义方法、认知行为法和整合法入手, 剖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心理技术, 让演员和心理学爱好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心理技术本质, 并在表演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吴泽涛,教授、导演、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主持、参与国级重大、重点课题若干。曾获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白金奖、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视文艺星光奖评委,国际艾美奖评委等。
现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博士后导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影视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表演生理心理学研究;西方表演史研究等。
第一章 源起与方法
第二章 斯氏体系的建构与解构
第三章 斯氏体系中“意识”“下意识”与“无意识”
第四章 有关激活演员 α 脑波的训练方法及其他
第五章 斯氏表演艺术心理技术的内部规律(上)
第六章 斯氏表演艺术心理技术的内部规律(下)
第七章 戏剧艺术中常见的典型性格和典型动作的分析
第八章 结 论
第九章 从历史视角看意识与潜意识
第十章 与表演心理技术有关的六个心理学模型
第十一章 瓦赫坦戈夫的表演法简介
第十二章 浅谈表演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表演学的启示
第十三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说与美国方法派表演
第十四章 试论表演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表演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贡献
第十五章 斯氏谱系中迈斯纳方法及心理学成因
第十六章 俄罗斯戏剧的探索者杰米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