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蒙学,即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广义上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其目标为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基本能力,掌握些中华又化的基本常识,并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尤重在寻常日用中贯彻和落实圣贤教诲,循循深入,由此奠定生进德修业的基础。鉴于当前中华又化传承中的严重断层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长期积弊,回归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教育、回归古老的东方智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教育的显学,并渐成丰流。
《中华传统蒙学经典(注音版)》选取在历史上深入人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典又本,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进行伦理道德因果方面的扎根教育,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干字又》《孝经》《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学记》《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常孔举要》十种传统蒙学教育中常用的读本,以大字排版,并加以注音,既便于儿童独立学习、读诵,也便于家长和孩子共读,进行亲子教育,又可用于成人必不可少的补课教育。
丛培业
辽宁丹东人。幼儿国学教育实践的先行者。师从教育界泰斗郭齐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
自1991年起,长期立足教学一线,致力于儿童成才规律的探索。实践中,深感课程建构是儿童成才的基点,尤其是在全球视野与寻根意识的碰撞中,因民族文化传统在课程体系中之缺位,严重制约了儿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于是,深入中华传统蒙学经典,为儿童的成长注入“养心”、“养性”的内涵,为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立心”、
“扎根”。二十余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5年以来,先后任郑州鹤立小学、鹤立中学、郑州鹤立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及多所幼儿园园长,坚持进行高品质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原地区引导了学习经典的风尚。近年来应邀在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进行“文化传统与幸福人生”的讲座、报告近百场,将经典教育在更广泛的空间里予以推广。
在传统文化与特色教育、学校管理、现代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研究,部分成果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已出版著作有《托起童星:家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早期教育课程方案:语言立交桥》等。
序
说明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孝经
朱子治家格言
笠翁对韵
学记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附录:常礼举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