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不同。成语大都出自于书面语。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
《成语故事/阅读1+1工程》的编写宗旨是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在解读名著的过程中,从重点字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代领学生借鉴名家写作技巧,快速掌握写作方法,轻松提高作文成绩。
顾振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原主任、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课程·教材·教法》副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副主编。参与编写、主持编写多套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与人合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文学写作七十题》等书籍,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路领航
什么是成语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特点
成语的语法意义
怎样使用成语
安步当车
安然无恙
按图索骥
暗渡陈仓
爱屋及乌
白驹过隙
捕风捉影
病人膏肓
标新立异
比干剖心
鞭长莫及
杯弓蛇影
逼上梁山
抱薪救火
白云苍狗
不落窠臼
不堪回首
不平则鸣
比肩继踵
兵不厌诈
不名一钱
从善如流
叱咤风云
春风得意
唇亡齿寒
出类拔萃
出奇制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诚惶诚恐
出尔反尔
出水芙蓉
出生入死
处之泰然
差强人意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初出茅庐
此地无银三百两
当断不断
多难兴邦
得陇望蜀
得心应手
登堂入室
大相径庭
大庭广众
大放厥词
大材小用
大义灭亲
呆若木鸡
打草惊蛇
东窗事发
东食西宿
东施效颦
东山再起
尔虞我诈
风吹草动
分道扬镳
返老还童
放虎归山
妇人之仁
凤毛麟角
防微杜渐
负荆请罪
分我杯羹
覆水难收
改弦更张
过河拆桥
固若金汤
顾名思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