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变迁研究——纪念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拔萃(全4卷)
定 价:398 元
本书收录100多篇专题论文,是通过中国日本史学会专门设立的纪念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优秀论文评审委员的评审产生的,入选论文绝大多数为国内一级学科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原则,文集共分为四卷,内容涉及日本古代至当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及对外关系的重要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立场和观点。
本书的出版,在我国的日本研究学术史上,将具有仰望先贤、奖掖中坚、激励后学的里程碑意义。
国内日本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于1980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东北师范大学东亚研究院的前身为东亚文明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其主体东亚史学研究团队,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它依托于地域优势,凝聚于共同的研究志趣和研究方向。"突破国界限制"和"打破专业壁垒"的研究理念,使以往的中国明清史、日本江户史和朝鲜王朝史研究摆脱了近代国家主义的国族切割和现代学科分类的领域阻隔,恢复了"东亚区域史"牵连互动的历史本然。
卷 前 言(杨栋梁执笔)1、徐建新: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2、汪向荣:弥生中后期近畿地区生产力发展状况和邪马台国的地理位置3、王金林:日本古代部民的性质兼论日本未经历奴隶制社会4、沈仁安:试论倭国统一的主体5、王海燕:日本平安时代检非违使与律令制国家6、禹硕基:何谓日本大和时代的子代、名代7、张玉祥、禹硕基: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8、刘 毅:日本早期封建制的几个特点9、王玉玲:日本室町时期的德政一揆及其影响10、赵连泰、左学德:太阁检地的历史作用11、李 卓:日本传统家族制度与日本人家的观念12、王 勇: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13、夏应元:中国禅僧东渡日本及其影响14、张声振:对日本史书所载渤海史料的探讨15、江 静: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日本16、任鸿章:明末清初郑氏集团与日本的贸易17、丁诺舟:日本江户时代的政治贿赂与幕府的应对18、杨立影:日本近世幕藩体制的矛盾与困境以赤穗事件为中心的考察19、管 宁:日本幕末开国前的棉纺织业20、姜春洁:从帆船到汽船:幕末日本海权意识萌生的器物条件21、孙义学:日本江户时代的农民境况22、董灏智:近世日本自文化中心主义的初步形成以《大学》《中庸》的日本化为中心23、赵建民:山片蟠桃:江户时代杰出的町人学者24、唐利国:两面性的日本近代化先驱论吉田松阴思想的非近代性25、周一良:新井白石论26、张晓刚:日本幕末横滨开港与锁港之争27、周启乾:日本明治维新前要求向西方学习的思想28、王家骅:幕末日本人西洋观的变迁29、赵德宇:日本江户三学中的中国认识辨析30、陈景彦:西风东渐与中日知识分子的回应31、王晓秋: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第二卷 1、吴廷璆、武安隆:资产阶级革命与明治维新2、吕万和:明治维新和明治政权性质的再探讨3、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4、刘 轩: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近代国家转型的契约性5、张艳茹:王政复古政变至明治初期的日本皇室改革6、宋成有:《五条誓文》若干用语析义7、伊文成:论述日本讨幕派8、韩文娟:论岩仓具视从封建贵族到资产阶级改革家的演变9、孙 承: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10、万 峰:日本近代文官制度形成沿革考析11、蒋立峰: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三元素12、汪 淼:论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13、武 寅:论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14、沈才彬:论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15、姚玉民:战前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历史地位16、杨宁一:明治时期日本人的自我认识17、戴 宇:面向西方世界的诉求与告白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与明治日本18、唐永亮:日本的近代与近代的超克之辩以丸山真男的近代观为中心19、武安隆:日本知识阶层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作用及心态20、李小白:近代转型时期日本社会经济分析21、王新生:试论日本的地主制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22、湛贵成: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财政政策23、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24、孙立祥:从《蹇蹇录》看日本侵华的诡秘逻辑25、许晓光:民族扩张理论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界26、刘岳兵: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27、刘晓峰:何如璋是否向日本人提供过情报与孔祥吉先生商榷28、赖正维:清末琉球王国在华的复国运动29、米庆余: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30、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31、王宝平: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资料来源考
第三卷 1、张经纬:关于日本现代史断代的比较与思考2、杨孝臣:论幸德秋水3、李威周:论片山潜何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4、祝曙光:铁路与日本对外扩张5、苏崇民:满铁史概述6、武向平: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7、张传杰、孙静丽:日本对我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8、4、杨绍先:武士道与日本军国主义9、俞辛焞:孙中山对日态度再认识10、赵晓靓:论北一辉关于对华二十一条要求主张的实质11、郭循春:20世纪20年代日本陆军在对华决策中的地位与二元外交12、周颂伦:1927年蒋介石与田中义一密约述实13、徐 勇:日本的军部政治化与法西斯主义的确立14、孙仁宗:日本青年将校的国家改造运动15、李 玉: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形成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