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松君”如何吃:吃出“骨坚强”/骨质疏松研究丛书
定 价:39.8 元
丛书名:骨质疏松研究丛书
当前图书已被 5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范琳燕,黄宏兴 编
- 出版时间:2020/12/1
- ISBN:9787535976017
- 出 版 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681.05
- 页码:88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骨松君”如何吃:吃出“骨坚强”/骨质疏松研究丛书》共分为四个章节,主要分别从“骨坚强”需要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骨质疏松饮食常识问题及“骨坚强”菜单来介绍如何通过饮食预防骨质疏松。全书图文并茂,对不周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并对老百姓熟悉的药膳、药荼、药酒等在骨骼健康中的运用予以指导,让大家在饮食中避免对骨骼健康的伤害,远离“骨松君”。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发展,骨质疏松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防治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作为老年人的头号“隐形杀手”,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我们应在新时代敲响骨健康的警钟,铸就铜墙铁壁型骨骼,让“会致命的岁月痕迹”——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无所遁形。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时不我待,责无旁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为展示骨质疏松领域有价值、前沿及探索性的成就,分享骨质疏松防治策略、驱动骨质疏松学术创新,推进中国骨质疏松事业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集三十多年来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骨伤科教育、教学之经验成果,组织专家教授编写“骨质疏松研究丛书”,旨在实现骨质疏松防治理念与学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骨质疏松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危害性的认识,提供积极的预防措施,实乃可褒可扬之善举。在该丛书的编纂过程中,作者极尽绵力,汲古求新,博采众长,参详内外,探索前沿,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力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同时做到系统化、全面化、多方位化。
该丛书分为基础编、临床编和科普编,不但详尽梳理和介绍了骨质疏松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骨质疏松症防治的主要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医治疗的特点、预防及护理,还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经验,撷取百家精华,荟萃临床经验,撰写科普书篇,呼吁关注骨骼健康,重视骨质疏松,提升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意识,爱护骨骼,保护未来。
该丛书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权威性和鲜明性于一体,为广大医护人员,尤其是从事骨质疏松防治和研究的青年学者、临床医生和学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该丛书科普编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供广大患者与人民群众阅读,以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养,重视骨健康,重视骨质疏松,提高骨质疏松防治能力,远离“骨松君”。
黄宏兴,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研究所所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广东省中医骨质疏松病专病医疗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骨伤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3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成果奖10项。曾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医德风范-2020成就”奖、中国药学发展奖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第三届“杰出青年学者奖”和第六届“学科成就奖”、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杰出贡献奖”和“创新团队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奖”、第二届“羊城好医生”称号、广东省医学会“先进个人”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先进会员”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和“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7名。
第一章 “骨坚强”需要吃什么
一、“骨坚强”的饮食原则
二、青少年如何吃
三、老年人如何吃
四、孕妇如何吃
五、产妇如何吃
六、围绝经期妇女如何吃
七、素食者如何吃
八、特殊患病人群怎么吃
九、营养补充剂怎么吃
十、药膳怎么吃
第二章 “骨坚强”不能吃什么
一、不良饮食习惯与“骨坚强”
二、吸烟与“骨坚强”
三、喝咖啡与“骨坚强”
四、饮酒与“骨坚强”
五、喝汽水与“骨坚强”
第三章 骨质疏松饮食常识问题
第四章 “骨坚强”餐单
一、老年人的“骨坚强”餐单
二、素食者的“骨坚强”餐单
三、骨质疏松常见体质人群的防治骨质疏松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