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报告(2019)》基于对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工作进展的调研,梳理了职业教育科研在服务决策支撑科学发展、探索规律回应实践需求、指导实践破解发展难题、引导舆论助推政策落地等方面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2019年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数据和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并选取了2019年10个职业教育政策热点、舆论焦点、理论重点、实践难点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明确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引导战线进一步将职业教育研究与社会进步、国富民强结合起来,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就业等大局中思考、在大格局下找到坐标、找准定位。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而言,也是有着非凡意义的一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并寄予殷切期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今年,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这一年,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和中央的相关要求,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积极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部署,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完成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百万任务。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高职院校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和四类社会群体实施扩招。全年共实现扩招116.5万人。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完善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4月,教育部、财政部陆续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遴选管理办法(试行)》和申报通知。12月,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名单,56所高职学校人选高水平学校建设计划,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其中,服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专业群个数分别为75、71、63、23。
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全年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分两批遴选公布14个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1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审批设立15所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学校,强调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在学校名称、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保持职业教育属性。
此外,从省级政府层面探索破解长期以来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推进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首批获奖学生名单,19915名学生榜上有名,每人奖励6000元;为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推动企业工程师进入职业院校,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等等。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这是以教育部名义印发的第一个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构建了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制度和治理体系的蓝图,提振了教育研究者的信心,增强了其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类型教育的新定位对职业教育科研提出了新要求。编撰《中国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报告》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掌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进展情况,引导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提供决策服务的抓手。2019年的报告,在分析科研数据、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工作进展的调研,梳理了职业教育科研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服务决策支撑科学发展、探索规律回应实践需求、指导实践破解发展难题、引导舆论助推政策落地等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明确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引导战线进一步将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进步、强国富民结合起来,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就业等大格局中思考,在大格局下找到坐标、找准定位。
第一部分 总报告: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贡献力
一、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初步形成
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用不可替代
三、清醒认识职业教育科研与新时代要求之间的差距
四、释放职业教育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第二部分 数据分析
一、2019年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数据分析
二、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热点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凸显新时代职业教育类型特质,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三、高质量完成百万扩招,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入
五、推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七、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八、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撑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九、发挥职业教育根源性脱贫作用,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帮扶力量
十、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助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