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基于2015年立项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写而成(该课题已于2017年结题)。在该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形成的成果中包含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近几年,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使用该细则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部分课程、课程名称和授课学时进行了优化。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是一部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实施细则的读本。为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现状,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开设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际教学需求编写了该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内容在1+x职业教育模式下,力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对标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可以为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包括三章:第一章是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主要就修业年限、学分和学时安排、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等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二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就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考核与评价、毕业标准、专业基本条件、教学安排等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是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实施细则。该细则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提出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拟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和课程训练项目等。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09%,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突破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企业、生产制造企业与售后服务企业,井喷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爆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大量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以下特点: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针对性、实用性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
(5)产学结合、校企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售后服务企业生产一线,培养能适应新能源汽车装配、机电维修、钣金、销售、汽车保险和公估等岗位,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12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时至今日还不到10年的时间,与传统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比,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还不够成熟,有待研究。
本书基于2015年立项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写而成(该课题已于2017年结题)。在该课题的完成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形成的成果中包含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细则》。近几年,我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使用该细则的过程中,根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部分课程、课程名称和授课学时进行了优化。
本书是一部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实施细则的读本。为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现状,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学院开设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际教学需求编写了本书。本书内容在1+x职业教育模式下,力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对标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可以为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书包括三章:第一章是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主要就修业年限、学分和学时安排、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等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二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就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考核与评价、毕业标准、专业基本条件、教学安排等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是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实施细则。该细则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下,提出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拟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和课程训练项目等。
在制订本方案和教学实施细则的过程中,作者得到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妥及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第二章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三章 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一节 “应用数学(工)”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节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三节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四节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五节 “钳工实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六节 “焊工实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七节 “发动机机械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八节 “汽车底盘机械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九节 “电控发动机维护与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节 “汽车电器设备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一节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二节 “汽车综合实训与考证”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三节 “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四节 “新能源汽车故障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五节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六节 “动力电池系统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七节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八节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十九节 “汽车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节 “汽车美容实训”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节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节 “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节 “ADAS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节 “车载网络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节 “智能座舱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节 “汽车钣金技术”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节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节 “汽车及配件营销”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节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三十节 “汽车公估”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节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节 “汽车美容与实务”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