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人寻味的图像诗歌,描绘与现实略隔膜、隐身于精神世界的当代人
《旁观者》不是个苦闷的故事,也没有着重刻画主人公的孤独,说的就是一个中年男子,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到美术馆看展览,对着照片画画。画面如此安静,以至于似乎能听到主角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美术馆中回荡。美术作品是男主角的缪斯,窗外女孩也是男主角的缪斯,男主角一直像是生活的局外人,但在美术作品里,他觅得了安心之所。诗歌一般的语言和留白余味悠长,直击当代人的痛点,描绘当代人的精神出口与人生底色。推荐所有喜欢一个人静悄悄逛美术馆、博物馆的人阅读。
◎ 真实建筑与原画的人肉复刻;色彩、笔触、分镜的梦幻结合
该书是作者读研期间的毕业设计,画风和表达方式耐看又有自己的味道。清淡和谐的配色受到大师温瑟·麦凯(《小尼莫》)和埃尔热(《丁丁历险记》)影响,溢出温柔和生命力;彩铅的触感区别于主流CG画风,让画面显得细腻柔和;此外,本书所有场景均取材于比利时和巴黎的著名美术馆,作者如人肉相机般将著名艺术品一一复刻,显出超强的绘画功底与对精美画面的执念,更将古典绘画与现代社会融为一炉。而用相同分镜对同一场景、不同动作的反复刻画则增强了情绪,将时间凝固于细碎的画格中,让读者跟着作者的节奏一帧一帧进行阅读,感受着主角的孤独、疏离和情感流动。
◎ 暗藏心思的巧妙埋梗、推动剧情的艺术互文
作者在故事中藏了很多艺术彩蛋,如开篇比利时象征主义画家康斯坦特·蒙塔尔的《灵感之泉》;反复出现暗示着情欲与热情的印象派巨匠马奈的《奥林匹亚》;与男主角眼神互动的安特卫普画派昆汀·马西斯的宗教题材画《鲁汶的圣安妮》;封面上出现的雕塑家维克多·卢梭的雕塑《幻觉三姐妹》;整页绘就的、男主角吃饭时看的卓别林的经典默剧《淘金记》……既诚挚地致敬了经典作品,又方便读者通过了解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更深地理解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