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5 元
丛书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当前图书已被 1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董晓菲著
- 出版时间:2016/2/1
- ISBN:9787565219481
- 出 版 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U652.1
- 页码:144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24开
本书以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调研单位提供的数据,运用Mapinfo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指数平滑、灰色预测、灰色关联度等定量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政策及规划材料,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思路,阐述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的空间作用,进而总结联动发展的机理。
引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的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学说批判地继承了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第二节 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实质和核心
一、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民主要靠法治来保证
第三节 民主选举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
一、普选制是人民主权意志的内容
二、实现直接民主制与代议民主制的结合
第四节 民主监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一、制约监督**权力
二、人民民主监督
三、党内民主监督
四、舆论监督
第二章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制构思
一、社会主义民主制的主要特征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原则
三、社会主义民主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
第二节 列宁的苏维埃民主思想
一、列宁对苏维埃民主的论述
二、列宁对苏维埃民主实行方式的论述
第三节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
一、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来源
二、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质
三、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
四、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的三个创新举措
第四节 列宁晚年创新民主集中制的构想
一、探索创新苏维埃体制
二、探索创新权力制约与民主监督制度
第三章 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节 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构思
一、人民是历史主体
二、人民是权力主体
三、人民是利益主体
第二节 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设计
一、在红军时期建立士兵委员会
二、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三、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三三制”的参议会
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五、在新中国成立时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六、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章 人民授权与人民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节 人民授权
一、人民授权的缘由
二、人民授权的方式
第二节 人民监督
一、人民监督的缘由
二、人民监督的方式
第五章 人民授权与人民监督的理论创新
**节 实行宪治
一、民主新路
二、自由等、尊严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高价值目标
三、宪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佳选择
第二节 宪治要义
一、人民在党下依法治国
二、宪治是宪法之治
三、宪治是人民之治
四、宪治是制度之治
第六章 人民授权与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创新
**节 制宪与修宪
一、制宪权
二、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
三、“五四宪法”的制定
四、修宪权
五、修宪
第二节 宪法的未来发展
一、修改完善**元首制度
二、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
三、修改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节 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完善的党和人民选择任用干部制度
二、规范完善的党的民主选举制度
三、完善权力责任清单制度
四、制定舆论监督法
五、建立完善的党内议事规则
六、完善党内称谓规范制度
七、积极借鉴外国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