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得斋印集(二函十六册):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第一编第四辑
定 价:5200 元
丛书名: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
- 作者:[清] 徐士恺 编
- 出版时间:2019/6/1
- ISBN:9787550827769
- 出 版 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292.42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清末官场中,嗜藏印、鉴印、编印谱的官员甚多,尚书如潘祖荫,巡抚如昊大激,知府如昊云,信手拈来,都是极精通收藏者。徐士恺为浙江候补道,相传还任过浙江按察使,公余之暇,玩印也是不亦乐乎。但他为人所重的,是一部《广印人传》,作为印学史典籍文献,可称“人以书传”,使得当世大家都开始关注和提及徐士恺其人了。
徐士恺字子静,安徽石埭人。他在印谱史上的大贡献,是辑有《观自得斋印集》(古铜印谱)、《观自得斋集缶庐印谱》(昊昌硕印作),以及《观自得斋印集》(赵之谦印作)。仅凭此三谱,徐士恺即足以不朽。
此部《观自得斋印集》收徐士恺家藏古铜印两千余方,体制庞大,钤拓精良。其中一至二册为古玺秦印,三至六册为官印,七至十六册为私印。又特别是其中单列第十五册为两面印,第十六册为元押,体现出相当的专业眼光。
观自得斋印谱系列,已成为光绪时期古印收藏和印谱编辑的重要品牌。尤其是在当时业界古印鉴赏、编谱成风的情况下,在纷繁之间,独选赵之谦、昊昌硕两家为之辑谱行世,这是要有极大的慧眼的。甚至更可推断的是:民国时以苏、沪、杭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圈之所以独崇悲庵、缶庐,与徐士恺两部印谱的风行于世,应该是有极大关系的。
西泠印社出版社依托社肉丰富的古印谱收藏的核心资源,又遍访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和专业收藏机构,在二〇一一年隆重推出了《中国印谱史图典》上下卷,厚达两千三百页的宏大的资料集成,又有长达五万言的《中国印谱史研究导论》冠于其首,标志着这一领域应有的学术高度,在业内堪称有开创之功,从而奠定了西泠印社出版社在印谱研究和出版方面的无可取代的尊崇地位。丁酉秋日,西泠印社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有纂辑《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之宏伟构思,并商酌于予。数年前的《中国印谱史图典》篇幅浩繁,是站在一个史的立场上,讲究嬗递承接、一脉通贯,而且又有篆刻史、出版史、文献史、版籍史、美术史的种种综合功能的考虑,故而对印谱之链的关系考虑甚多,而对于每一部知名单册印谱的完整性则适当后置。而这次《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的动因,即是要加强在这方面具体深入的研究,一纵(图典)、一横(大系),正构成一个当代印谱史研究的完整的学科框架。
《观自得斋印集(一)》
《观自得斋印集(二)》
《观自得斋印集(三)》
《观自得斋印集(四)》
《观自得斋印集(五)》
《观自得斋印集(六)》
《观自得斋印集(七)》
《观自得斋印集(八)》
《观自得斋印集(九)》
《观自得斋印集(十)》
《观自得斋印集(十一)》
《观自得斋印集(十二)》
《观自得斋印集(十三)》
《观自得斋印集(十四)》
《观自得斋印集(十五)》
《观自得斋印集(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