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及案例》首先介绍了与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相关的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然后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机组三大类型振动故障:质量不平衡、动静碰磨和轴系油膜失稳的故障特征、诊断分析方法和常用处理方法;其后又专门介绍了发电机振动故障,以及不属于前三大类型振动故障的非典型振动故障的分析诊断;动平衡是现场机组振动处理的必需手段,也做了简要介绍;zui后,给出了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主要辅机(风机、水泵)的振动故障分析诊断。
书中对应各种故障,给出了作者现场处理的五十余个真实案例,从中可以看到每一台机组振动故障的表现特征、初期分析、zui终诊断及处理措施的整个内容。这些案例是作者多年现场工作的积累,包含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多数案例是成功的,也有个别非成功案例,从中更可以得到负面经验教训。
zui主要特点是密切联系我国电厂实际,体现了将振动理论、经验和现场实际的密切结合;书中内容是作者长期从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分析诊断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的总结,内容丰富、真实详细,思路清晰、论述精炼,重点突出,是一本关于火电厂机组振动技术的深层次的专业书籍。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分析诊断是现代电厂中一项重要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它直接关系到电厂主设备的振动故障消除、关系到全厂的安全生产和发电量。在电厂运行、检修所涉及到的众多技术中,振动是其中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振动故障分析诊断要求具有关于旋转机械振动的理论知识,缺失这方面知识无法做好故障诊断,还要求具有现场实际经验。经验获取的最重要来源是亲历实践,“干的越多经验越丰富”,个人积累的经验是最为宝贵的;同时,经验获取的另一个途径是研究别人有价值的案例。
本书以此为目标,对汽轮发电机组故障分析诊断进行全面介绍。深入阐述了机组典型振动故障特征、分析诊断方法和思路,包含作者多年积累的现场分析诊断技巧,然后给出了56个有参考价值的电厂实际案例,其中大多数为作者本人完成,少数是同行完成。
电厂设备振动故障诊断处理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经常,每小时可发数十万千瓦电量的大机组因为振动大而摊在那里无法开启,你来到现场,测试、分析、确定原因、实施处理,经过3、5天,甚至1、2天,故障消除,机组开起来发电了,奇迹!真让人体会到什么是人的智慧。
电厂现场经常遇到的紧急振动故障诊断处理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由于不断强化的生产管理需要,当前国内电厂对运行机组振动故障的分析诊断和处理,尤其对热态机组的处理,往往要求振动人员对故障原因和性质给出明确的结论,要求一次性处理成功,不得反复。振动专业人员来到现场必须对故障迅速做出判断,尽快处理掉,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具有超强的脑力、体力和意志。
对从事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的专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振动理论和经验;还需要具有强力的分析判断能力,思维清晰灵活;决策果断坚定,敢于承担,敢于实践;还需要具备能真切听取他人意见和判断的态度,同时具备能承受失败和压力,迅速纠正自身错误的心理素质。
有人可能觉得振动这项工作难度不大,加上两小块平衡块就解决了问题,真的如此吗?我们在现场见到过很多诊断错误、处理失败的场面;我们自己也历经过自己的失败。本书作者1983年刚进入振动领域初期,曾独立在秦岭电厂连续工作五天五夜进行一台200MW机组动平衡,由于经验缺乏,加之技术难度,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失败使作者从此以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认识了这个行业,它的规则就是如此,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现实是客观的、残酷的;对于一个疑难故障,纵是历经千辛万苦,没解决就是没解决,需要的只有刚性的成功结果,任何一个长期从事现场振动处理的人员都知道这个铁的规则。
对机组振动的故障诊断,最关键的要求是判断准确,准确的原因分析,准确的故障定性,准确的处理方案。那种一次给出4、5种原因的分析不叫“故障诊断”,叫“故障罗列”。故障诊断还要求判断、处理迅速,同样故障,水平高的专业人员,启机1、2次,数天即可将故障解决;水平不高的,反复开机,拖延数周,陷入死胡同无法收场。
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人员能做好现场的故障诊断吗?非也!本书中给出的我国援外320MW机组失稳就是一个最好例证。故障诊断不是研发设计新设备,是对已有设备缺陷的定位,但实际故障类型复杂,特征多样,现代工业技术门类繁多,设计人员根本无法掌握。另一方面,我国电力行业内都知晓,厂家对设备振动故障的处理策略通常是以推卸为主,因而不能客观地去分析、解决问题。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的都是人工诊断,这种人工诊断能用数年前国内风行的智能诊断所替代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如同人体医病,只要我们人类的疾病是由医生人工诊断医治,则机组振动故障也同样要由专业人员诊断处理。尽管当今计算机技术十分先进,但国内外还没有任何一种软件能够代替人脑对人类疾病进行诊断,对机组故障诊断的道理相同。看看国内过去那些耗资巨大的智能诊断科研项目,现在还有哪一个在现场做诊断?国外同样如此。
现场实际机组的故障诊断往往是对多个现象和表征进行分析;而这些现象和表征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一些现象支持这种故障,另一些现象却又否定这种支持而倾向另外的故障。经验表明:故障分析诊断中首先要抓住主流现象,不可脱离主线而被次要现象分散、迷惑。
分析诊断中,有时必需慎重反复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在依据不充分的前提下,切忌武断地排除某一原因或认定某一原因,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排除一个故障和认定一个故障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有充分的把握将这种故障排除,其后整个怀疑范围将缩小,分析会更为集中。但排除有时同样有难度,国内现场实际诊断中,时有发生错误地排除某种故障,将整个分析工作方向扭偏;走了一段弯路后最终才发现,故障真正原因就是前面被排除掉的。
现场振动技术问题上,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不要随从于外界的行政意志,不要随波逐流,这里,不需要走群众路线,更不需要少数服从多数,需要的是重事实,重数据,独立分析,相信自身认死理,这是故障诊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当然,带有那种追求独树一帜的逆反表现心态搞故障诊断,也是要不得的。
能够从事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工作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一个故障从接手,可能历经艰难坎坷,到最终成功处理,体现了个人能力,又实实在在解决了电厂问题。当你看到一台原本开不起来的机组经过亲手处理现在已经在平稳运转时,会有一种成就感。
希望本书能使正在致力于现场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及学生能从中切实有所收益。
马元奎、汪江、刘晓峰、王青华、李荣义、李小军、蔡文方、王伟、罗小川、杨绍宇、王翔、赵旭、金锐、王善勇、瞿红春、樊志强、卢双龙等参加了本书案例的现场测试、分析诊断和处理;
童小忠、吴文建、卢修连为本书提供了重要实际案例;
本书出版得到东南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出版过程得到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积极支持和协助;
在此,对上述一并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