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45 元
丛书名:新时代高等学校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精品系列
当前图书已被 6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王跃堂主编
- 出版时间:2019/10/1
- ISBN:9787040524079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34.4
- 页码:296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中级财务会计》之后,对财务会计领域中一些特殊的、比较有深度和难度的经济业务进行研究的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编者依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国际会计规范,借鉴国内外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在紧密结合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的基础上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同时,编者根据多年来《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实际经验积累,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力求教材能体现系统性与专题性并重、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相结合。
高级财务会计,有别于初级和中级财务会计,在于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高级、复杂、疑难和创新的业务。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关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一般认识和基本趋势,大都遵从以《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为轴心的逻辑框架。在这一逻辑框架与学科体系中,高级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一个领域。如果说中级财务会计主要解决经济活动中常见、普通、传统的业务处理问题,那么高级财务会计则担负着继承、发展、创新和开拓的责任,对财务会计知识中的高、深、难、特、新等方面的会计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与论述。
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超越了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所做的限定,如合并报表会计将会计主体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复合性转移,物价变动会计打破了货币计量的币值稳定假设,破产清算会计不属于持续经营范畴,等等。高级财务会计对在财务会计中应遵循的一般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延伸,如企业合并会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可比性原则的内涵,外币业务的汇兑损益、期货交易损益等的提前确认深化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则对相关性原则产生了强化作用,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挑战,等等。也就是说,高级财务会计不仅要求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经济环境,实现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对在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超越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定的企业特殊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经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高级财务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
国内现有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诸多,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是观察国内教材,可以发现存在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首先,各个教材的内容并不统一,可能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国内会计实务变化较快,新的内容不断涌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二是因为国内学者对“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定位观点不一,有些教材将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没有的内容都纳入高级财务会计,过分追求内容的完整性使得教材的篇幅过长、重点不突出;有的则偏重理论的深度、内容的复杂度,导致教材晦涩难懂。其次,“以人为本”的思想未在教材中充分体现。教材是为学生所用,若在结构、内容和体例编排上囿于固定程式,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和兴趣,教材的可读性和可用性就会大打折扣。
本教材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和改进:
首先,高级财务会计学的内容应当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的经济交易与会计事项也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会计实务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及其计量问题成为全球激烈争论的焦点,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会计使命的深层思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兼转型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广大会计实务、理论及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根据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高级财务会计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书在内容的取舍和编排上参考了国内外一些同类教材,指导思想是既要体现各章研究问题的学科重要性,又要满足我国会计实务的需要;既要贴近当前实务的会计问题,又要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现实性和前瞻性结合,力争“顶天立地”。相比现有的国内外教材,本教材在内容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理论具有评估和解释现有实务、指导和预测未来发展的两大功用,而实践既能有效检验理论,又能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都不可偏废。在本书编著的过程中,力争做到:①充分揭示各章所要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国内外有关的理论背景,尽可能反映学术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及多维思考;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学术思想,探索未来的可能发展和变化,为学习者深入理解各章内容提供一定的启示。②立足国内的经济环境与特色,参照国内会计准则和实务,以国内已经出现的会计实务为案例,说明会计处理方法,重视与我国现实的结合性和应用性,为解决我国会计实务的难点、重点提供一定的参考。
(2)国内与国外的制度比较。2010年4月2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提出“中国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的要求。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了研究国内的有关法律、制度和准则外,还参考了大量的国外会计教材和国外会计准则动态,在一些章里设置“国际比较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小节,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B)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于学习者了解准则差异、洞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改革进程、把握改革趋向有所裨益。
王跃堂,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7年),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兼任江苏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实证会计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在国际著名会计学术刊物《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Accounting Horiz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
主编教材有《会计学》、《财务会计》(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授)、《高级财务会计》。
第一章 企业合并
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一、企业合并基本概念界定
二、企业合并动因
三、企业合并分类
第二节 企业合并基本方法
一、购买法
二、权益结合法
三、新起点法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
五、中外合并方法选择的变迁与趋势展望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方法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方法
第四节 商誉
一、商誉概述
二、商誉的会计计量与处理
本章综合案例:首钢股份收购京唐钢铁51%股权
思考题
练习题
即测即评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合并财务报表
第一节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与局限性
四、合并财务报表实践的国际比较
五、我国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
一、所有权理论
二、实体理论
三、母公司理论
四、我国现行理论
五、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二、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调整抵销的项目的合并处理
三、商誉及其处理方法
本章综合案例:“江山争夺战”
思考题
练习题
即测即评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外币业务核算
第一节 外币业务概述
一、外币、外汇及外汇市场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与变更
三、外币业务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外币交易基本理论
一、外币交易的金融学理论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学理论
第三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外币交易的国际比较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外币交易的国际比较
二、未来发展方向
本章综合案例:东方航空“亏损魔咒”
思考题
练习题
即测即评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外币报表折算
第五章 盈余管理
第六章 非财务信息分析
第七章 所得税会计
第八章 金融工具会计
第九章 养老金会计
第十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