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
定 价:41 元
丛书名: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
- 作者:董大钧,王伟,董丽 编
- 出版时间:2018/2/1
- ISBN:9787568512664
- 出 版 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P393
- 页码:26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遵循“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了大量实例和例题来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力求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突出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在写作风格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便于自学,以达到“易读、易懂、易学、易用”的目的。为方便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各章开头给出了学习要求,末尾附有本章小结和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共9章:概论、数据通信与物理层基础知识、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基础知识、广域网与Internet接入技术、网络互连、传输层协议、Internet应用、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第二部分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共5个实验:网线的制作、构建对等网、认识PacketTracer及对等网的构建、互连网络的构建、服务器配置应用综合实验。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计算机类课程规划教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及专业与课时实际情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新经济的主要支柱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它正时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乃至政府的高效运转都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大批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受到我国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的重视,此课程已被许多专业列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本教材遵循“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了大量实例和例题来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力求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突出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本教材在写作风格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便于自学,以达到“易读、易懂、易学、易用”的目的。为方便教学,本教材各章开头给出了学习要求,末尾附有本章小结和习题。
本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共9章:概论、数据通信与物理层基础知识、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基础知识、广域网与Internet接入技术、网络互连、传输层协议、Internet应用、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第二部分为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共5个实验:网线的制作、构建对等网、认识PacketTracer及对等网的构建、互连网络的构建、服务器配置应用综合实验。在使用本教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及专业与课时实际情况,在40-72学时加以取舍,灵活掌握。
学究本教材以后,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适应现代教学手段,本教材配备了电子课件,将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大量动画表现出来,满足多媒体教学需要,做到易教易学,还配备了多套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以及计算机网络术语和缩略语。
本教材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教材由沈阳医学院董太钧,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王伟,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董丽任主编;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于洪,哈尔滨华德学院张雅洁,西南林业大学王亚琼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董大钧编写,第2章由张雅洁编写,第3、4章由于洪编写,第5、6章由王伟编写,第7、8、9章由董丽编写,实验1由董大钧编写,实验2、3由王亚琼编写,实验4、5由董丽编写。全书由董大钧统稿并定稿。
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参考、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著作,对于引用的段落、文字尽可能一一列出,谨向各位专家、学者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水平,书中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教材日臻完善。
第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
第1章 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 0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7 TCP/IP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数据通信与物理层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数据编码技术
2.3 数据通信方式
2.4 传输介质
2.5 信道复用技术
2.6 数据交换技术
2.7 物理层的设备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基础知识
3.1 差错控制技术
3.2 流量控制
3.3 局域网概述
3.4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5 传统以太网
3.6 局域网组网设备
3.7 高速局域网
3.8 构建校园网方案
3.9 虚拟局域网
3.10 无线局域网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广域网与Internet接入技术
4.1一域网概述
4.2 Internet接入技术
4.3 接人广域网使用的PPP协议
4.4 虚拟专用网VPN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网络互连
5.1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5.2 IP地址
5.3 划分子网、构造超网及无分类编址
5.4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5.5 IPv4数据报的格式
5.6 使用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
5.7 路由选择协议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传输层协议
6.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6.2 TCP协议
6.3 UDP协议
6.4 端口占用查询命令“netstat”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 Internet应用
7.1 域名服务
7.2 WWW服务
7.3 浏览器的基本用法
7.4 搜索引擎
7.5 电子邮件
7.6 文件传输协议
7.7 即时通信服务
7.8 电子公告板
7.9 网络电视
7.1 0电子商务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8.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8.2 网络安全技术
8.3 加密技术
8.4 认证技术
8.5 防火墙技术与入侵检测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 网络操作系统
9.1 单机操作系统概述
9.2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9.3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9.4 其他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9
第二部分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
实验1 网线的制作
实验2 构建对等网
实验3 认识Packet Tracer及对等网的构建
实验4 互连网络的构建
实验5 服务器配置应用综合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1 网络测试仪简介
附录2 计算机网络常用英语缩略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