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逐渐向城镇转移而产生的。她们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养育子女、照料老人等家庭和经济责任,同时还要参与社会交往、社区公共事务等社会活动。由于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作为特殊“单亲家庭”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其“为实现生计目标而对资产利用和经营活动进行选择与配置”的生计策略就成为决定自身经济参与程度和经济收入、家庭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对家庭整体福利、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等也具有很大影响。
本书基于对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研究进展的细致回顾,以及以脆弱性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分析,构建了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分析框架,并依此对书中涉及的变量进行了设计和测量。同时利用2012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农村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调查数据对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最终确定了各变量的测量项目。
本书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现状与显著影响因素,同时参考在调查中获得的认识和发现,从培育和增强生计能力、构建利于生计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生计发展途径、以及改善和提高家庭福利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杨雪燕,女,1970年3月生,安徽省安庆市人。200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人文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及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社会性别与健康,科技领域的性别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合著《社会性别基础读本》、《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大龄未婚男性的性福利与性健康》等。
罗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管理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莫芮森研究院(the Morrison Institute at Stanford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审稿专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特邀作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农村贫困与农户生计、新型城镇化实践方面的研究。独撰和合著著作5部;在《中国农村观察》、《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世界经济文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6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完成调研报告和咨询建议16篇。其中,获副省长批示1篇,被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统计局等单位采纳11篇。
王洒洒,女,1991年6月生,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农村人口与社会政策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