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介绍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进行的课程建设,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进行的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分三个部分:理念形成篇、课程建设篇、教学实践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这一理论框架的提出,必然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韩炳秀老师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将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发展,形成以育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思想,有理论研究,有实践探索。本书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理念形成、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以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建设,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用山东省重点课题《青岛市高中语文课程纲要的编写和实施》做引领,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围绕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撰写了高中语文学科必修模块和《〈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纲要,研发了一门校本课程。变化后的课程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关注思维品格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韩炳秀,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教育教学务实创新,教学成果获全国一等奖、山东省一等奖、青岛市一等奖:多次在全国、省、市举行公开课、示范课、讲座。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研究,围绕核心素养,致力于课程建设,主持“十二五”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高中语文“课程纲要”编写与实施》,并获青岛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开发的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全国、省级学术刊物。教育教学理念: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带领。
第一部分 理念形成篇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让每一朵花都尽情绽放
“人”的教育,需要一颗赤子之心
为最美好而准备——备课
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上课
我对教学理解的三个阶段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阅读教学
第二部分 课程建设篇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尝试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必修三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必修五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课程纲要(修订稿)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课程纲要(修订稿)
校本课程“风雅鱼山路”课程纲要(修订稿)
第三部分 教学实践篇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品质追求
主题阅读下的小说阅读整合策略
如何上好阅读课
设置情境,感受语言魅力——评《(毛遂自荐)教学设计》
“少教多学”,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读书——《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点评
课堂提问,须心心相印——课堂提问案例分析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从《兰亭集序》看语文学习策略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反思
当代文化参与——孝道的传承与发展
《毛遂自荐》课堂实录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