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兴事件使芯片成为网红,公众突然意识到芯片产业正是当下国家发展的软肋。那么,什么是芯片?芯片产业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我国的芯片产业现状如何?有无突破的可能和路径?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关注的焦点。
《芯事》梳理了60年来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脉络,解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布局,展现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述说集成电路企业、行业和区域发展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作者将亲身经历和思考与行业发展的脉络相结合,在历史故事中解读技术复杂、专业强性的集成电路行业,在对标中凝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发展历程,从中汲取发展集成电路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
希望本书能够给集成电路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其他各类从业者以启迪,给有志于投身集成电路行业的人员以综合认知,给集成电路的下游应用以策略依据,给有兴趣了解集成电路的大众以行业知识。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由于中兴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大,因而芯片成为
敏感产品中的焦点。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和观点,
满屏都在反思芯片遇到的制裁,警示无
芯可用或将面临的困境,探索芯片的国产化之路该如何走下去。这些讨论有专业的真知灼见,有奋斗在一线的经历和体会,有芯片领域的努力和成败梳理。在这些
碎片化的讨论背后,实则有芯片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营特点,认识这些规律和特点是我们未来从
芯出发的起点。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产业史中回顾、感受和探究芯片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或许是了解芯片行业的最好途径之一。2017年底,我们已经收集、整理了芯片行业发展的各种史料,不过考虑到公开文献记载的有限,始终未能下决心将《芯事》成书出版。2018年4月,身边发生的两件事促使我们改变了决定:一是中兴通讯遭遇美国制裁;二是兆易创新在安徽省合肥市南艳湖科技城建立了公益性的
兆易集成电路科技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展示芯片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普及科学工程知识,为青少年开启未来智能生活的梦想。
美国商务部的禁售制裁,推高了国内对芯片产业的反思浪潮。怎么补齐关键技术的短板?正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发明人胡正明博士在兆易集成电路科技馆的开馆典礼上指出的,普及集成电路知识、梳理产业发展历程、介绍产业链各环节,是
提高集成电路产业认知度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将此书整理成册的初衷亦是如此:尽管我们无法精准地刻画每一个历史细节,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勾勒出芯片发展的脉络和轮廓,让读者对各国家和地区芯片行业的缘起有更深的理解,对芯片行业和企业的探索有更直观的印象,对芯片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启迪。为此,我们决定从芯片行业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及其企业的芯片发展、中国芯片行业的探索、芯片行业的未来这四部分来展开,在国家、企业、人才的决断和努力中,让读者来领略属于芯片行业独有的精彩。
在梳理中,我们最为深刻的体会就是芯片行业发展的不易。从普普通通的石英砂,到电子信息行业
皇冠上的明珠芯片,需要经历极其严苛、极高难度的淬炼才能达到99.999 999 999%的高纯度,还需要集创造性的科学思维的见解、艺术般的设计、严谨的工匠精神、精密的质量管理于一体,才能在小小的芯片上成就如同城市交通网络般浩瀚的电路。如果细细品味其中的精益求精,用
一沙(芯片)一世界来比拟或不为过。
所以,成就芯片的大师,都是有情怀的匠人。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听取了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情况介绍,并到生产车间察看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他强调,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要把握历史使命、在战略竞争中胜出,就需要对芯片行业的发展有准确的认知。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犹如飞驰的
赛车, 赛车手需要精准地控制赛车行驶的方向、赛道、速度和把握进站加油的时机,一不留神就会被对手超越。只有新的对手,没有永远的冠军。在这个没有终点的赛道上,正是
赛车手和 车队永无止境的努力,才驱动了芯片和下游系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在这场永不停歇的竞争中,速度超越了规模,创新取代了资源,成为最关键的制胜因素,而国家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因如此,任何芯片的开发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赶上一日千里的行业更新速度,否则只能在升级换代中被淘汰。而这又意味着必须协调好政策、人才、投资、技术和市场的经营关系,建立起足够的技术升级能力、周期扩展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基础材料、工业设计、精加工、软件设计、生产线等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能力背后的统筹协调,显然不是单个企业、单纯的市场机制就能实现的,只有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布局、合理引导和协同创新,才能使海外回流的顶级人才、蓬勃发展的国内人才有其充分的用武之地,让民族企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夯实根基、全力冲刺,让中国芯片的自力更生、创新升级之路越走越稳、越行越远。
如果说不断创新是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持续投资就是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全球化的视野、协同化的创新、市场化的机制、周期化的投资、专业化的管理,汇聚了巧手匠人的无数心血,凝聚成自主创
芯的共识,集聚着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孕育着欣欣向荣的未来。希望在对全球60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历史的梳理中,能与读者诸君共同品味艰难创业、持续创新中拼搏奋进者的不易。希望本书能给集成电路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其他各类从业者以经验启迪,给有志于投身集成电路行业的人员以综合认知,给集成电路的下游应用以策略依据,给有兴趣了解集成电路的大众以行业知识,为中国芯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谢志峰
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 /
Intel最高成就奖得主 / 中芯国际创始人之一/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兼职教授
谢志峰于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半导体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后就职于美国Intel,并获得Intel最高成就奖。于2001年回国追随张汝京先生创办中芯国际,历任投资中心副总裁、系统晶片研发中心副总裁、欧亚业务中心总经理。曾任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先后创办了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和专注培养科技产业人才的艾新工商学院。
谢志峰博士是上海市第九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上海市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美国IEEE高级会员,美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2014年度EE Times IC设计公司杰出管理者,并拥有十二项美国发明专利。
陈大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产业战略和文献情报研究,长三角地区优秀科技情报工作者,带领团队为30余家研究机构或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情报研究服务,其中多项获上海市科技情报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