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基本精神,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渊源、基本原则、总体思路、沿线国家政府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贸易合作、资金融通领域合作、人文交流领域合作、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中国的深度参与等深层、关键、热点问题,依据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和公理化演绎逻辑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理性思考,厘清了诸多容易混淆的模糊概念,从学术研究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认识理念。
马跃:男,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研习领域涉及数学、哲学、法学等学科,在信息化管理、组织行为、政治理论研究等多方面都有所建树。
绪论 战后国际战略格局001第一节 雅尔塔会议001一、雅尔塔会议概述001二、雅尔塔会议的背景002三、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002第二节 雅尔塔会议内容004一、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内容004二、雅尔塔会议的性质006第三节 协定在更广阔时空中的影响008一、雅尔塔会议的世界意义008二、雅尔塔体系的世界影响009第四节 中国崛起:当今世界格局中的战略突围013一、中国崛起的机遇013二、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挑战014第一章 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019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019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020二、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发展021第二节 各国普遍追求合作共赢022一、世界经济低速增长022二、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023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民族复兴与和平发展024第二章 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028第一节 开放合作028一、基本概念028二、潮流与趋势029三、封建王朝的末代警示030四、中国对外合作的形式031第二节 和谐包容033一、和的深意033二、丝路之和034三、现代之和034第三节 市场运作037一、市场的定义037二、三种经济发展模式037三、中国对市场理论的贡献038第四节 互利共赢039第三章 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043第一节 一带一路发展的国际方位044一、一带一路的起止点044二、一带一路的国际方位分析结论075第二节 具象一带一路:共建经济走廊075一、基本概念075二、国际经济走廊076三、国际经济走廊贵在共建081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083一、区域经济一体化083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088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性路径089第四章 中国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合作091第一节 中国与外国政府的合作关系092一、外交关系092二、中国外交的主要内容101三、中国当前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103四、中国政府与各国政府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104第二节 中国与亚洲国家政府间的合作105一、北 亚105二、中 亚107三、东南亚110四、南 亚114五、西 亚118第三节 中国与欧洲国家政府间的合作122一、东 欧122二、中 欧125三、西 欧128第四节 中国与大洋洲国家政府间的合作131一、中国澳大利亚131二、中国新西兰132第五节 中国与南美洲国家政府间的合作132一、中国巴西133二、中国智利133三、中国阿根廷134第五章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36第一节 基础设施137一、基本概念137二、基础设施建设137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39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139二、国际公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0三、国际铁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1四、国际民用航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5五、国际海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6六、国际管道运输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7第三节 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8一、能源基础设施148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48第四节 通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149一、通信基础设施149二、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50第六章 投资贸易合作152第一节 贸易自由与便利152一、相关概念152二、一带一路与贸易自由153三、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154四、一带一路与贸易便利155第二节 贸易转型升级155一、国际贸易基本类型156二、国际贸易新形势157三、国际贸易摩擦实例158四、积极应对的措施159第三节 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160一、投资的理论模式161二、投资模式的实际运用164三、投资合作166四、区域/国际金融组织167第四节 简析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169一、东南亚投资环境综述169二、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环境171三、东南亚国家投资的前景174第七章 资金融通领域的合作175第一节 货币理论基础175一、基本概念175二、货币类型176三、货币制度177四、货币发行181第二节 货币组织185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85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6三、世界银行190四、对货币组织的理性思考193第三节 货币政策194一、货币政策概述194二、对货币政策的理性思考198第四节 金融监管199一、基本概念199二、对金融监管的理性思考204第八章 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206第一节 特色教育事业的国际合作206一、国际教育206二、国际特色教育207三、国际特色教育机构209四、国际特色教育合作213五、共建国际教育共同体215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215一、文化概论215二、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217三、中国文化产业概述219四、国际文化产业222五、国际文化产业合作225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合作227一、基本概念227二、中国医疗卫生概述229三、国外医疗卫生体制230四、各国医疗卫生质量对比231五、对医疗卫生国际合作的理性思考231第四节 科技创新事业的国际合作233一、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233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基本概念235三、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矛盾及应对236四、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理性思考237第五节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公共外交242一、基本概念242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公共外交244三、中国公共外交平台: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247四、对公共外交的理性思考248第九章 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252第一节 区域合作机制252一、基本概念252二、企业内部机制255三、合作机制255四、区域合作机制256五、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机制259六、对区域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262第二节 区域合作平台263一、基本概念263二、区域合作平台264三、区域合作平台实例267四、区域合作的新型平台269五、对新型平台的理性思考271第十章 中国投身一带一路273第一节 一个机遇:对世人智慧的共同考验273一、机遇概说273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274三、一带一路带给中国经济的机遇275第二节 两个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崇高目标276一、基本概念276二、一带一路与两个共同体280第三节 三个圈层:一带一路的直观逻辑283一、中国经济特区在一带一路中的借鉴价值283二、中国经济特区在一带一路中的发扬光大287第四节 四区两核:中国经济的新版图288一、四大区域板块288二、两个核心区290第五节 坚定自信:铸魂一带一路290一、自 信290二、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主要进展292三、对中国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理性思考293主要参考文献296后 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