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十二章,内容涉及中外医学史、医学重大发现、国内外医学教育、临床关怀,卫生保健体系与法规及学习方法等内容。本书引述了医学重大发现与经典事例,激发学生学医的抱负、兴趣与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学生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专业思想,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教材同时渗透人文关怀理念。
第一篇 医学史
第一章 世界医学史
第一节 古代医学
第二节 近代医学
第三节 现代医学
第二章 中国医学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古代中医学教育与古代医院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中医学
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
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
第二篇 医学的发展
第三章 基础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细胞学说的建立
第二节 血液循环简史
第三节 内环境稳态
第四节 维生素与营养代谢
第五节 DNA结构与基因工程
第六节 胰岛素与内分泌腺
第七节 血型的发现与输血医学
第八节 细菌理论与抗生素治疗
第九节 免疫反应与疫苗接种
第四章 重要诊断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x线的发现与放射医学
第二节 听诊器的故事
第三节 高血压与血压计
第四节 心脏除颤器
第五章 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一节 乙醚麻醉,无菌技术与外科学
第二节 内镜技术与微创医学
第三节 透析治疗与器官移植技术
第四节 克隆技术与辅助生殖
第三篇 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第六章 中国医学教育体系
第一节 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 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
第三节 新世纪医生的素质要求
第四节 医生角色及其特质
第五节 医学生的学习
第七章 国外医学教育体系
第一节 北美医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 欧洲医学教育体系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教育体系.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医学教育特点分析
第四篇 直面死亡与临终关怀
第八章 直面死亡
第一节 死亡的定义
第二节 非自然死亡
第三节 接受死亡的方式
第四节 面对死亡的心理变化
第五节 超越死亡
第九章 临终关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的含义
第二节 临终关怀的现状
第三节 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和意义
第五篇 卫生保健体系与法规
第十章 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第一节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
第十一章 卫生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 卫生政策、法律与法规
第二节 卫生组织机构
第六篇 学习篇
第十二章 基础医学课程导读
第一节 人体解剖学
第二节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三节 人体生理学
第四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五节 病理生理学
第六节 病理学
第七节 药理学
第八节 医学免疫学
第九节 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节 人体寄生虫学
第十一节 医学遗传学
第十二节 基础医学实验
第十三章 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导读
第一节 内科学
第二节 外科学
第三节 妇产科学
第四节 儿科学
第五节 传染病学
第六节 神经病学
参考文献
《临床医学导论》:
专业是指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学科分类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是以医学学科的分类或社会卫生服务的分工为依据所组成的门类结构体系。一、本科医学教育专业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现代社会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各种专业目录已几经调整和修订,适应医疗市场对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求增大的趋势,逐步增加了高层次医学人才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了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适应性。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尤其在1999年至2001年间比较迅猛,此后稳步增长。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0年医药院校本专科招生数近36万人,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已趋于稳定。今后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策略,以保证质量为重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医药本科专业,1955年有5种,1963年有10种。十年动乱期间,专业设置比较混乱。1978年至1986年,已有50余种。1987年调整为9类,47种正式专业,10种试办专业。1993年,调整为9类,37种专业。
1998年,为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在1993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在立项研究、分科类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经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家审定会审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版),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文件,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和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发展方向,是高校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实施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1998年版本科专业目录共设置了11个一级学科门类(医学门类是其中之一),下设二级类71种,专业249种,设置了原目录外专业74种。医学门类下设二级类8个,16种专业。分别是: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等);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
时隔14年后,教育部新颁布《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新目录中,分设12个学科门类,新增加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首次分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其中2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高校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需向教育部报批,经评审通过后方可开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