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润心宜兴紫砂商品美学》从商品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宜兴紫砂陶商品美的多种类型,以紫砂陶中的紫砂壶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紫砂壶美学的二十四种类型,并对八十余件紫砂陶艺术品进行分析品读,向读者阐释了紫砂陶商品丰富的美学内涵。紫砂壶因茶而生,故作者还从茶文化的视角对紫砂壶商品的使用、养护之美做了一些延伸性的阐述,便于读者综合把握和理解紫砂商品美学的内涵。
美是一种评价,一种感受,至真至善往往是文人墨客对艺术的*追求,但很少有人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一门艺术,这一点值得深思。本书的作者胡付照先生便 是从独特的美学视角来研究当下比较热门的艺术紫砂壶艺术的,紫砂壶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其材质、造型、颜色,还是加工工艺,都有其丰富的知识内涵,想了解一门艺术的理论知识已不简单,胡先生将艺术理论和美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我们研究紫砂壶艺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向。本书作者提出了紫砂壶的二十四种美,并通过对八十余件紫砂壶艺术品进行细致分析和品读,向我们阐释了紫砂壶商品丰富的美学内涵。此外,作者还从茶文化的角度对紫砂壶商品的使用和养护做了延伸性的阐述,便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紫砂艺术品的内涵。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七千年陶史,世人称誉其地曰世界陶都。其丁蜀镇有黄龙山、青龙山诸脉,山中多矿石,陶人采而磨之,养之,唤作紫砂土。艺匠巧手抟壶,龙窑柴烧,开壶除杂,用以瀹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自明清以降,痴壶者宝之若金玉。 我有缘与砂壶相识,初因茶而知,后越发沉迷其质朴古拙,精巧文雅,温润若玉,谦若君子,朴讷有容之美。觉品读砂壶能抚慰焦躁、迷乱、郁闷、不安之心,它与品味茗茶所带来的淡雅、清明、爽净、滑润、收敛之感,有相互耦合之效致人心步入真善美,沉醉于清雅之境。 于学术而言,与紫砂壶结缘,溯源还是要归于19931997年就读于安徽财贸学院(今安徽财经大学)商品学专业有关,在那里奠定了我兴趣于格物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后,来到江南大学从教,有幸开设茶与壶相关专题的公共选修课程,近20年来,我与学生徜徉在茶与壶的世界里,每每沉浸于佳器美味的课堂。在此期间,曾于苏州大学研修MBA(工商管理硕士),强化了市场营销思维,对造物之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又因中华饮食文化而遇恩师徐兴海先生,后在其门下攻读食品贸易与文化硕士学位。我常与先生吃茶品壶,研习食品文化之美。再因紫砂文化研究而结缘朱郁华教授,我们常在书房、城里的开放式小茶馆相聚,吃茶论壶,感慨世事人心。庚寅年秋,曾在江南大学就学期间选修茶与壶两门公选课的学生毅豪君,供职于国际拍卖企业,专事紫砂陶艺术品多年。他敬业勤勉,巧思善学,与制壶艺师、收藏家、研究学者等广泛交流,敏行精进。受他相约,每年有幸与佳器凝视,读壶有味,心身怡悦。此举使我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余,走入另外一个桃花源,陶醉于紫砂陶艺美境。 自有紫砂壶艺以来,参与紫砂壶事的人们为何痴迷于此?窃以为:紫砂壶能精准地表达造物者的思想情感是其核心。紫砂壶能融造型之美、材质肌理之美、色彩之美、功能之美和技术之美等诸多种工艺美于一体。诸美之中,尤其以触觉、视觉之美,无任何隔膜,触动人心,令人感动。紫砂材质宜茶,又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融有形与无形于一壶,经受岁月的更迭,更是积淀了经手者的护佑。对玩壶者而言,以壶瀹茶,不仅可以获得一壶有滋有味的茶汤,而且还能把玩赏读,令人有全面立体的感受。常见爱壶者,净手摩挲茶壶,其温润若豆沙之细腻,沙砾之起伏,难辨肌肤之触感,其中美妙只有亲自体验,方能感悟其妙。曾有人言,双手常保持干净者,其人性格多严于律己。而品茶事茶者,莫不是洁字第一,玩壶与艺茶,修身养性,一理也。 一壶虽小,壶事极大。五百年紫砂壶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从初为实用日常器物,到文人雅玩,承载了设计者、制壶者、装饰者、订制者和使用者的情感寄托、人生理想、趣味追求等,是具有文化气息的茗壶。壶因字贵,字以壶传,当代随着中华茶文化享誉世界,紫砂壶亦成为国礼,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紫砂产业迎来了历史上最为繁荣发展的时代。作为江苏风物,歌曲茉莉花已名扬海内外,而一壶清茗,亦带给世界和平的理念。温润如玉、敦厚朴雅、沉静坦然的紫砂茗壶,亦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气质。 多年来,我有幸在高校中研习食品文化,相继著成拙作几部。尤其是此前曾结辑《读壶小品》(2012,中国财富出版社),近年来又有读壶新思,此辑算是《读壶小品》后续。回首先前拙作,我以写作是为放下之念,通过写作不断提高对格物致知的认识。在我所观照的外物中,从宏观到微观,观物遐思,无不感慨商品映射人性之理也! 近年来,商学院教研工作日益繁重,但有吃茶读壶之癖,日思夜想,商科与文艺有共通之处。所谓茶道、商道即人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政通人和,仁者爱人!仁者敬天爱人!能成为艺术品的砂壶必有吉祥云护佑,合艺术风水之道,隐藏人性之真善美。 本辑从砂壶之抚慰人心出发,探讨紫砂商品美学特色,进而思考紫砂文化之内涵。愿有缘者能从壶艺之中涤烦去忧,清净身心,激发智慧,和谐处事,开创胜业,于国于民,利己利人。从一把砂壶中解脱心灵羁绊,以过眼即是拥有之心态,放下贪嗔痴,徜徉于艺术大美之境,走向大自在,那即是我撰写此辑的读壶养心,玩壶明志的心愿。
胡付照,安徽怀远人,工学硕士。现任教于江南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所,无锡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茶艺技师。研究兴趣涉及食品文化、审美经济等。已出版《紫砂茗壶文化价值研究》《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习茶概要》《正心艺茶》《读壶小品》等饮食文化作品七部,合著《中国饮食思想史》《中国酒文化概论》《食品文化概论》等多部,在《农业考古》《酿酒科技》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以探究味道为核心,积极从事饮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曾多次获得江苏省高校及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江苏省微课比赛等多个奖项。2011年获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获江南大学第八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
目 录
一 五觉品砂 ◎
二 解构砂壶 ◎
三 砂壶美意 ◎
四 品读紫砂 ◎
五 抚慰人心 ◎
六 茶壶相生 ◎
参考文献 ◎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