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教材的内容分为2部分, 第1部分为基本理论, 共7章, 讲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 7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3及应用。第2部分为实验指导, 共5章, 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Word 2013、Excel 2013、PowerPoint 2013h和计算机网络实验。本书为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为本书的配套教材。
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操作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是信息化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已成为高等院校进行计算机教育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立足于推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对专业人才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我们组织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
根据课程的特点,本套教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共7章,讲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 7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3及应用;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Word 2013、Excel 2013、PowerPoint 2013和计算机网络实验。本书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本书的配套教材。
本套教材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操作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有助于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本书由徐秀花、陈如琪、李业丽、齐亚莉编著,解凯、程晓锦、齐亚莉、刘犇参加编写。其中第1章由李业丽、陈如琪编写,第2章由徐秀花编写,第3章由解凯编写,第4章由陈如琪编写,第5章由程晓锦编写,第6章由陈如琪、刘犇编写,第7章由齐亚莉编写。全书由徐秀花负责统稿。
本教材得到了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7年6月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1.1计算机的发展1
1.1.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
1.1.2什么是计算机4
1.1.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5
1.1.4计算机的分类6
1.1.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9
1.1.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1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
1.2.1计算机硬件系统13
1.2.2计算机软件15
1.3数制转换与运算16
1.3.1进位计数制16
1.3.2常用的数制17
1.3.3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与运算18
1.4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1
1.5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25
1.6信息技术概述34
1.6.1信息与数据34
1.6.2信息处理41
1.6.3信息技术41
思考与练习52
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 755
2.1操作系统概述55
2.1.1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主要功能55
2.1.2操作系统的分类56
2.1.3常用的操作系统57
2.2Windows 7概述59
2.2.1Windows 7的版本59目录大学计算机基础2.2.2Windows 7的特点60
2.2.3Windows 7的运行环境60
2.2.4Windows 7的启动和退出61
2.3Windows 7的基本操作62
2.3.1鼠标和键盘操作63
2.3.2Windows 7的用户界面及使用63
2.4Windows的程序管理69
2.4.1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69
2.4.2创建和使用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70
2.4.3任务管理器71
2.4.4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71
2.5Windows 7的文件及文件夹管理73
2.5.1文件和文件夹73
2.5.2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75
2.5.3资源管理器79
2.6Windows 7控制面板81
2.6.1外观和个性化81
2.6.2任务栏设置85
2.6.3设备管理88
2.6.4用户账户管理90
2.7Windows 7系统维护及优化92
2.7.1使用任务管理器92
2.7.2使用资源监视器93
2.7.3磁盘管理95
2.7.4磁盘碎片整理95
2.7.5系统备份与还原96
思考与练习100
第3章Word 2013文字处理软件103
3.1Word 2013的基本操作103
3.1.1Word 2013的启动与退出103
3.1.2Word 2013的窗口操作104
3.1.3Word 2013帮助的使用107
3.2文档编辑109
3.2.1Word 2013的建立、打开、保存109
3.2.2Word 2013的视图110
3.2.3快速访问工具栏添加常用命令112
3.2.4文档的基本输入操作112
3.2.5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113
3.3文档格式设置116
3.3.1字符外观的设置116
3.3.2段落格式的设置118
3.3.3项目符号和编号设置120
3.3.4首字符下沉121
3.3.5边框和底纹122
3.3.6页面格式122
3.4图文混排123
3.4.1插入形状123
3.4.2插入艺术字123
3.4.3文本框124
3.4.4组合图形对象125
3.4.5图片操作125
3.4.6表格处理126
3.4.7插入特殊符号、公式、对象131
3.4.8脚注和尾注133
3.4.9题注134
3.4.10超链接134
3.4.11封面135
3.5文档高级编辑及打印136
3.5.1样式的使用136
3.5.2分节符和分页符138
3.5.3分栏139
3.5.4插入页眉、页脚和页码139
3.5.5目录的创建140
3.5.6索引的创建140
3.5.7文档的打印143
思考与练习144
第4章Excel 2013 电子表格软件147
4.1Excel 2013基本知识147
4.1.1Excel 2013概述147
4.1.2Excel窗口的组成147
4.2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49
4.2.1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149
4.2.2插入工作表149
4.2.3工作表的重命名与切换149
4.2.4工作表的移动、复制与删除150
4.3工作表数据的输入152
4.3.1数据的输入152
4.3.2数据的编辑153
4.3.3自动填充156
4.4单元格的格式设置159
4.5公式与函数的使用163
4.6图表167
4.6.1图表的组成167
4.6.2图表的创建168
4.6.3图表的编辑168
4.6.4图表的格式化171
4.7数据管理172
4.7.1数据清单172
4.7.2数据排序173
4.7.3数据筛选175
4.7.4分类汇总179
4.7.5数据透视表180
4.8打印操作184
4.8.1页面设置184
4.8.2打印预览及打印187
思考与练习188
第5章PowerPoint 2013 演示文稿软件191
5.1PowerPoint 2013的基本概念191
5.1.1PowerPoint 2013的基本功能191
5.1.2PowerPoint 2013的启动与关闭192
5.1.3PowerPoint 2013的用户界面192
5.2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194
5.2.1PowerPoint中的基本概念194
5.2.2演示文稿的创建195
5.2.3保存演示文稿196
5.2.4演示文稿的编辑198
5.2.5幻灯片的编辑198
5.3演示文稿的格式设计200
5.3.1幻灯片主题设置200
5.3.2幻灯片背景设置201
5.3.3设置幻灯片版式202
5.3.4母版设计202
5.4幻灯片动画设计204
5.4.1动画设置204
5.4.2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205
5.4.3插入动作按钮206
5.4.4插入超链接206
5.5幻灯片播放207
5.5.1观看放映207
5.5.2播放控制208
5.6演示文稿输出209
5.6.1页面设置209
5.6.2打印幻灯片209
5.6.3演示文稿打包210
思考与练习211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3
6.1计算机网络概述213
6.1.1计算机网络的雏形213
6.1.2计算机网络的诞生214
6.1.3计算机网络的成熟215
6.1.4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215
6.2计算机网络系统216
6.2.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17
6.2.2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219
6.2.3TCP/IP模型221
6.3局域网222
6.4Internet 概述227
6.4.1Internet骨干网络227
6.4.2Internet接入网228
6.4.3IP协议和IP地址230
6.5Internet应用232
6.5.1域名系统、统一资源定位器、统一资源标识232
6.5.2万维网233
6.5.3电子邮件236
6.5.4文件下载237
思考与练习238
第7章多媒体技术240
7.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40
7.1.1多媒体的概念240
7.1.2多媒体技术的特性241
7.1.3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242
7.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243
7.3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和压缩技术245
7.3.1音频信息245
7.3.2图形与图像248
7.3.3视频信息249
7.3.4数据压缩技术252
7.4常用多媒体制作软件256
7.4.1Windows 的数字媒体256
7.4.2其他常用多媒体制作软件258
思考与练习260
参考文献261
第5章PowerPoint 201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 软件包中的重要组件之一,是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和幻灯片的专用软件。用户使用该软件可以制作集文字、图形、图像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从而将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起并且可在计算机或大屏幕投影上播放,主要用于辅助教学、介绍公司的产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等。
5.1PowerPoint 2013的基本概念〖*2〗5.1.1PowerPoint 2013的基本功能PowerPoint 2013的功能非常强大,系统提供的各种操作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演示文稿设计、制作和编辑功能。PowerPoint 2013的基本功能如下。
1. 自动处理功能
PowerPoint能自动生成规范的演示文稿页面,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添加内容。
2. 图文编辑功能
PowerPoint的图片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及图像文件,可以使用户在编辑文字时加入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
3. 对象插入功能
PowerPoint允许在幻灯片的任何位置插入外部对象,如Word文档、Excel工作表或图表、其他演示文稿以及多媒体对象。
4. 动画播放功能
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可以在计算机或大屏幕上播放。PowerPoint提供的幻灯片动画可以控制幻灯片播放的动画效果。
5. 网络功能
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保存为HTML格式,并在Internet上发布。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Web工具栏可以浏览Internet上的其他演示文稿及包括超链接的Office文档。第5章PowerPoint 2013 演示文稿软件大学计算机基础5.1.2PowerPoint 2013的启动与关闭〖*2〗1. PowerPoint 2013的启动PowerPoint 2013的启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用快捷方式快速启动。在桌面上直接双击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3快捷图标。
(2) 从快速启动栏启动。通过“开始”菜单中的选项快速启动PowerPoint 2013程序。
(3) 从Windows“开始”菜单启动。单击桌面上的“开始”菜单,在“所有程序”中选中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3菜单命令。
(4) 直接双击某个PowerPoint文件,可以在启动PowerPoint 2013的同时打开该演示文稿。
2. PowerPoint 2013的退出
退出PowerPoint 2013可以用以下方法。
(1)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关闭”命令。
(2) 右击任务栏中的程序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3)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4) 使用系统提供的快捷键(即热键),按Alt+F4键。
5.1.3PowerPoint 2013的用户界面
启动PowerPoint 2013后即打开PowerPoint 2013的用户界面,如图51所示。
图51PowerPoint 2013的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由标题栏、文件按钮、命令选项卡标签、功能区、工作区、幻灯片及大纲窗口、状态栏、备注窗口及视图按钮构成。文件按钮、命令选项卡标签、功能区和状态栏的功能及使用与Word 2013 类似,但也有不同部分。
1. 工作区
工作区是制作幻灯片的区域,演示文稿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所有幻灯片的编辑和修改均在工作区里进行。
2. 幻灯片及大纲窗口
幻灯片及大纲窗口有两个标签,分别为大纲标签和幻灯片标签。大纲标签以简要的文本显示演示文稿,而幻灯片标签列出了组成演示文稿的所有幻灯片。
3. 备注窗口
备注窗口用于为幻灯片添加备注,是对幻灯片的说明和注释,在播放时不显示备注。
4. 视图按钮
视图按钮位于工作区的右下角,包括6个按钮,分别是为普通视图按钮、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幻灯片放映视图按钮、备注页视图按钮、批注视图按钮和阅读视图按钮。使用不同的视图按钮可以切换到不同的视图。在不同的视图下,幻灯片显示的效果不同,处理的对象也不同。
(1) 普通视图。启动PowerPoint打开的窗口即为普通视图,如图51所示。普通视图用于制作、编辑幻灯片,为幻灯片添加注释及浏览单张幻灯片。
(2) 幻灯片浏览视图。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即可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如图52所示。
图52幻灯片浏览视图
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显示演示文稿的所有幻灯片,可以对幻灯片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3) 幻灯片放映视图。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将切换到幻灯片的放映视图。在该视图下,按顺序播放每张幻灯片,可以使用鼠标控制幻灯片的播放,也可以自动播放。幻灯片制作过程中所设置的动画效果将播放中显现出来。
(4) 备注页视图。在备注页视图下,只显示一张幻灯片及其备注页,可以输入或编辑备注页的内容。
(5) 阅读视图。 是指将演示文稿作为适应窗口大小的幻灯片放映的视图方式。该视图用于在本机上查看放映效果,而不是大屏幕放映演示文稿。5.2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包括演示文稿的创建与保存、演示文稿的编辑、幻灯片的编辑、幻灯片的格式设置等。
5.2.1PowerPoint中的基本概念
在使用PowerPoint之前,应首先掌握和理解PowerPoint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演示文稿、幻灯片、占位符、版式,这对于设计演示文稿非常重要。
1. 演示文稿与幻灯片
利用PowerPoint创建的文件称为演示文稿,其扩展名为.pptx。演示文稿由幻灯片组成,演示文稿和幻灯片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本书和书中的每一页之间的关系。幻灯片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图表、表格、视频等。幻灯片是演示文稿的基本单位。
2. 占位符和幻灯片版式
占位符是幻灯片中各种元素实现占位的虚线框。有标题占位符、文本占位符、内容占位符等。内容占位符中可以插入表格、图表、SmartArt图形、图片、剪贴画、媒体剪辑等各种对象。
版式是一个幻灯片的整体布局方式,是定义幻灯片上待显示内容的位置信息。幻灯片本身只定义了幻灯片上要显示内容的位置和格式设置信息,可以包含需要表述的文字及幻灯片需要容纳的内容,也可以在版式或幻灯片母版中添加文字和对象占位符。但不能直接在幻灯片中添加占位符,对于一个新幻灯片,要根据幻灯片表现的内容来选择一个合适的版式。如图53所示的幻灯片为“标题和内容”版式的幻灯片,包含两个占位符: 一个标题占位符,一个内容占位符。单击内容占位符中左下角的“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图标,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选择文件中的一幅图片即可将其插入到内容占位符内。
图53幻灯片浏览视图
5.2.2演示文稿的创建
创建演示文稿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分别为创建空演示文稿和根据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