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利用相区别,从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度(投入、资源消耗)、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过程等方面全面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并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陈莹,女,汉族,1980年12月生,湖北武汉人,副教授。1999~2008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两年。现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课题,担任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土地资源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在《管理世界》《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农村观察》《经济地理》《改革》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土地管理、土地政策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第二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第三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间特征
第一节 武汉市及各区概况
第二节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时间序列评价
第三节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间特征分析
第五章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特征
第一节 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及结构
第二节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评价
第三节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特征分析
第四节 武汉市2010年与2005年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评价的对比
第六章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功效评价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的功效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功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土地集约利用功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及讨论
第七章 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同类城市的比较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比较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障碍类型的比较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