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三渡水码头跑滩匠侯宝斋卧薪尝胆,多年苦心经营,雄霸一方,成为了名震川西的总舵把子。在清末民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中,侯宝斋临危受命,率十万同志军血战清军,最终被内奸残害,革命失败。作品宏阔地展示了袍哥社会的恩怨情仇、大码头的辉煌与悲壮,以及四川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于大背景中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小人物形象。正是他们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交织成一幅色彩浓郁、震撼人心的悲壮画卷。
曾刚,1976年生。毕业于成都大学中文系。
当过中学教师、记者、编辑。痴迷小说多年,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各类文体的作品数十万字。一度沉迷于民俗学、连环画收藏、养狗、摄影、自驾游,最终回归到小说创作。
现供职于新津县新闻中心,任《今日新津》副主编。新津县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
第一章
袍哥与码头
第二章
跑滩匠到团总
第三章
神秘的李小姐
第四章
总舵把子
第五章
山雨欲来
第六章
南路同志军
第七章
血战三渡水
第八章
古松庵
第九章
侯大娘三闹公堂
第十章
往事如烟
后记
“可是当政的人对此很冷淡,我干的事都是白费功夫啊!”邓子完长叹了一口气,他从日本归国,很想为国家做点事。他在日本深切感受到日本国民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而在中国,教育卫生事业之差,简直令人痛心,举目所见,遍地的烟鬼,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卫生意识,怪不得西方列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邓子完想,自己最钟爱的还是体育事业,不管到了哪朝哪代,让国民强身健体总该没有坏处吧。
“听说邓先生还上书学部,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赞扬。”陈文清对邓子完做的事情十分赞许。
“身体不坚全者,道德不隆;精神不完健者,智识不确。学问源于精神,精神源于身体。……苟非在上者提而倡之,扩而充之,目为重点,肩为急图,则体育其终难矫正,而教育其终难发达也。……”陈文清还把邓子完上书的内容完全背得下来,说完哈哈大笑。
邓子完也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他说:“那是我对振兴中华体育的一点粗浅看法,见笑了。如果这件事能够真正施行,对中国人体魄的强健是有很大好处的,可是朝廷也就是说说而已,我的上书就像是泥牛人海,杳无音信啊。”邓子完说罢长叹了一声,“当今的政府就像是一栋快要垮塌的大楼,独木难扶啊。”
此后,两人成了知心朋友,常常秉烛夜谈,最后达成一致共识:这个腐朽的清王朝,早就没救了,我们要响应同盟会的号召进行革命,与这个日落西山的王朝战斗到底。
这一天,邓子完与陈文清一起喝了几杯酒,说话间就谈起了脑后的辫子。
“脑壳后面这根猪尾巴,我早就想把它剪掉了。”邓子完对陈文清说,“只是成都的风气还不很开化,人们会把你当作怪物一样看待。”陈文清说道:“这件事就说来话长了。满清入关后,多尔衮向全国发布‘剃发令’,就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中国男人摇晃着脑后的猪尾巴生活了二百多年。到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在澳门看到洋人的装束打扮时,还鄙视别人说‘真夷俗也。’就算林老英雄这样的人,还没有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最早剪辫子的反倒是太平天国,但他们被镇压之后,剪辫子的事情就搁置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