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的核算,以及财务报告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
第二节 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会计规范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应收款项
第三节 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存货发出的计量
第四节 存货的清查和减值
第五节 存货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 金融资产
第一节 金融资产概述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五节 金融资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取得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五节 固定资产减值
第六节 固定资产清查和处置
第七节 固定资产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
第二节 商誉
第三节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一节 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项目
第三节 应交税费
第四节 流动负债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
第一节 非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 借款费用
第三节 长期借款
第四节 应付债券
第五节 非流动负债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第二节 实收资本
第三节 资本公积
第四节 留存收益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 收人
第二节 费用
第三节 利润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列报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列报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重要名词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参考答案
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财务会计(第四版)》: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企业应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并按照不同种类的货币资金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而将款项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或者为了取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按规定存人银行款项时,借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支用其他货币资金时,借记有关账户,贷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需要说明的是,银行汇票存款的多余款项可由银行自动退交汇款人,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而银行本票存款只办理全额结算,票面金额与实际交易金额之间的差额,由交易双方自行结算。
四、货币资金的管理与内部控制
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中最活跃的交换媒体,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最容易发生意外和损失,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其的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货币资金的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的重点在于遵循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支付结算办法》以及《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相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
按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可使用现金的情况包括:职工工资与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抚恤金,学生奖学金,丧葬补助费,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教育等各种奖金、对个人的其他支出,以及单位之间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等。企业应当根据条例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2.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
企业可以保留一定数额的库存现金以满足日常工作中零星开支的需要。但为了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应由开户银行给各单位核定一个保留现金的最高额度,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3.实行收支交易分开处理
为了严格现金管理,加强银行监督,企业应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现金的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企业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4.抽查库存现金
企业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库存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不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白条或单据抵充库存现金。
5.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银行账户的开立应当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个账户,禁止企业内设管理部门自行开立银行账户。企业根据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企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能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以便于有关部门的宏观控制。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根据财政部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企业在建立和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时,应遵循相关规定,对以下几个方面或环节加强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严格职责分工、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明确货币资金的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
为了明确内部经济责任,加强对货币支出和成本费用的控制,企业应当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企业应规定内部授权行为的具体内容,明确各审批人的权限、标准和责任,对重大货币资金支付,其业务决策记录必须作为档案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