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惊险的侦探悬疑侦探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北方秋原小城。因妻儿去外地学习,独自生活在家的杜江,因摄影展的需要,选择到月光湖畔摄影采风。但在摄影之中,杜江无意中拍到一些可疑的画面,并由此卷入这一桩是非之中。在经历威胁、跟踪、入室盗窃等一系列离奇惊悚的事件之后,杜江在无可奈何之下,终于选择了相信警察。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四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王维与盛唐文学、年度综述、资料索引五个部分。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本书引入伊瑟尔的美学反应理论阐释读者阅读文本获得美学价值享受的过程,从而探讨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取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尽力保留原作含蓄的美学效果,不要因填满原作的空白而补偿过量,从而剥夺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因此,译者应洞察原作文化缺省成分隐含的
戏曲是俗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其通俗的形式和内容在社会民间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对戏曲与俗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出现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如戏曲的俗文学特色、戏曲与其他俗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等等。本书以集刊论文的形式对戏曲与俗文学之间关系进行了探
《湖畔云庭诗文谜集丛》由《诗草》、《文汇》、《谜钟》及有关相片集成,反映了一位退休教师的晚年生活、思想、情趣、爱好;对中青年读者的业余生活与老年朋友的养生之道,都有很大启示。尤其对欲学步旧诗入门、了解传统民俗、开启商谜思路的读者,更有一定助益。从中,也可略窥作者在青年时期,与当时著名老中年书画家,广结墨缘的往事;以及步
《致终将被颠覆的年华》汇集上百张全球美景·明星网红·超模校花豪车等高清图片。描述了娱乐圈、网红、青春、爱情、金钱和名利的正反面。作者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成为《致终将被颠覆的年华》的摆渡人,并对照自己的人生,让这个世界再也不要有受伤的人。
有种情怀,叫乡愁。有种分享,叫共读。 由乡村巨变感怀——“乡之情”、亲情温暖感念——“亲之情”、本源初心感读——“心之情”,以及淳朴故土之情分享——“淳之情”四部分构成的《乡读手记》,是一部温情文字承载温暖情怀的现代乡愁作品。作者以朴实的语言,感念亲情、乡情、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触动读者柔软的内心。 本书创新性采用原著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论》是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当代寻根文学思潮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主要发掘了寻根文学思潮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寻根文学运动的过程,以及寻根作家们的文化策略;深入分析了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价值取向和精神诉求;详细探讨了寻根文学对现代化和民族化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和意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662-1681》时间范围以清康熙元年(1662)为上限,康熙二十年(1681)为下限,历时20年,收录《燕行录》作品25种,以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及创作时间为重点考察内容,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实况的系统考察,透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本书所言“朝鲜”,指朝鲜半岛自1392
在名家辈出、群星闪烁的唐代,卢仝以仅存百余首的篇目在中国诗史上开山立派,以“卢仝体”著称于世。其原因何在?本书通过对卢仝生平、诗歌内容、“卢仝体”等几方面探讨后认为或可从如下几方面窥其端倪:一是个性独特。突出表现在“卢仝体”的创制上。二是风格多样。他可以写出在中国诗史上堪称最“怪”之《月蚀诗》,也可以写出极平易之《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