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作为基础营养级与很多生物相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与植物的互作滋生出病虫草害,而有益生物与植物的互作则滋养着植物健康生长。本书共11章,总结了植物与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关系,梳理了国
本书基于作者历时5年对湖北木林子***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撰写而成。书中共记录该保护区苔藓植物59科125属299种,包括每个物种的性状、分布特征、野外生境照片,部分物种展示其叶片显微照片,书后附有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名索引。书中收录的所有苔藓植物的标本存放于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标本室,同时湖北木林子
本书是对老君山大型真菌野外调查采集和十余年研究的总结,在以形态学为主的分类学鉴定的基础上,用文字描述与生境照片相结合的形式,报道了272属848种及种下分类单元。本书既有宏观、微观主要形态特征的描述,生态习性、经济价值的简述,以展示老君山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又有经徒手切片、染色制片、拍摄的部分种的显微照和扫描电镜下的
本书基于编者团队近年来在云南轿子山野外调查的成果编写而成。全书收录代表性植物870种(含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122科444属,其中石松类与蕨类植物11科26属40种,裸子植物5科8属12种,被子植物106科410属818种。所有类群均按**的分类系统排列,科内物种按拉丁名字母排序。每种植物均配有1至数幅具有鉴别特征的
本书阐释和完善了湖泊浮游植物色素定量反演的基础理论、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书中首先分析了蓝藻中藻蓝素的光谱特征及粒径特征,为蓝藻定量遥感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阐述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原理及典型湖泊的藻华时空分布规律,介绍浅水湖泊藻颗粒的垂向速率及垂向分布规律;在分析其对遥感反射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藻总量的估算方法,揭示巢湖
牛肝菌科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绝大多数物种与树木形成菌根共生关系,对树木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有些种是有名的食用菌,部分种还有药用价值,而另外一些种则是有毒菌,误食此类毒菌常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本书介绍了该科真菌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阐述了其基本形态特征和系统分类研究历史,记载了我国牛肝菌科23属12
绿藻是海藻中大藻类,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独特的生理功能和潜在的生物应用价值,受到食品、化工、医药以及化妆品等行业的广泛关注。《绿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对绿藻中代表性大藻(浒苔、石莼)与代表性微藻(小球藻)中的多糖、寡糖、多酚、黄酮、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制备及鉴定进行介绍,并对其在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抗衰老
本书在对黄河三角洲植物区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书中包括84科300多种植物,对每个物种进行了形态、分布和范围的简要描述,每个物种附有一幅彩色图片。为了方便读者能简捷直观地鉴定、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采用通俗易懂术语,利用植物茎、叶、花、果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对植物进行描述。
云南蓝果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IUCN极度濒危物种,也是国家和云南省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的代表性物种。本书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拯救保护云南蓝果树为主题,从普通生物学、个体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以及遗传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干旱对
本书基于2013~2018年针对罗霄山脉植物多样性进行的全面调查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整理,编写而成。其中,蕨类植物按PPGI系统(2016)排序,裸子植物按GPGI系统(2011)排序,被子植物按APGIV系统(2016)排序,同时参考FloraofChina的属种分类概念。本书共收录维管植物223科1289属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