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双翅目长角亚目昆虫6总科30科508属5282种,详细记录了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异名、模式产地、国内分布和国外分布等主要信息,所有属均列出了模式种信息及异名。
深部地下生物圈(深地生物圈)代表着地球深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对深地生物圈的研究将提高我们对地球生命-环境-资源相互作用的认识,对生命起源及火星等外星体的生命探索也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BR》本书首先对深地生物圈基本概念和特征、研究现状、研究平台建设与装备、微生物基本情况做了介绍,
本书从环境学、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物理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定量化研究了胶州湾浮游植物生态变化过程,揭示浮游植物的生长规律,阐述营养盐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阐述海洋环境与浮游植物生长的生态学原理以及浮游植物与人类决定大气碳的变化和平衡的过程。本书共分为32章,主要内容为生
《辽河流域常见水生生物图谱》系统介绍了辽河流域内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浑河及太子河等水系中常见的水生生物,涉及藻类、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河流生态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水生生物类群,详细介绍了每一物种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特征、分布范围特征,并以图片形式对每一物种进行展示,为从事该地区河流生态系统调查和水生生物分类鉴定工
《安徽省通江湖泊浮游生物图鉴》根据《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中国淡水藻志》、《中国淡水轮虫志》、《中国动物志·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淡水枝角类》和《中国动物志·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淡水桡足类》等工具书的分类系统及其收录的我国分布的浮游生物物种,对安徽省华阳河湖群、升金湖、菜子湖、武昌湖、巢湖5个通江湖泊的浮
2019年是中国生态学学会成立40周年。为纪念学会成立40周年,总结中国生态学发展成就,中国生态学学会决定编写《中国生态学学科40周年发展回顾》一书,以回顾中国生态学科40年的发展历程,提出中国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微型生物是淡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在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微型生物能够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书收入了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蓝细菌、藻类、原生动物门、轮虫、节肢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八大类1800余种微型生物和120余种底栖动
本书系统介绍生物多样性及其4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探讨物种形成和灭绝、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形成与分布、危机与丧失、保护与管理、监测与评价等,并阐述中国和世界重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旨在使读者清晰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
数量生态学是指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门课程,是生态学方向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实用数量生态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极其详细的案例计算。《实用数量生态学》分为七个章节,包括数据整理与准备、多样性指数计算、种间关系分析、生态位、空间格局分析、排序、群落数量分类方法等。
《发育生物学(原书第11版)》是ScottF.Gilbert和MichaelJ.FBarresi合著的DevelopmentalBiology第11版的中译本。《发育生物学(原书第11版)》对实验胚胎学的发展史和现代发育生物学做出了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讨论,涉及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细胞特化和分化、胚胎诱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