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系统论述了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环境要素污染相关知识和污染控制方法等环境学核心知识。《环境学导论》共分9章,包括绪论、环境学相关原理与方法、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水体环境污染与控制、土壤环境污染与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物理污染及其控制、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学技术与方法等内容。《环境学导论》编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卷科学基础》共13章,在回顾前三次报告中有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发展和认知的基础上,主要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多个圈层出发,评估了各圈层变化的结论。《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卷科学基础》系统阐述了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大气成分与大气环境变化、天气气候事件变化、东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上领域和行业影响、脆弱性与适应》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重点领域与主要行业的影响进行评估,重点聚焦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冰冻圈、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旅游、交通、能源和制造业、人居环境、人群健康和重大工程等的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方面。根据已有文献和研究的程度,有些影响具有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在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上游、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和福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地区和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和未来风险,归纳、总结并提出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共包括13章,涵盖了近期气候变化减缓的主要议题。《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对2012年以来国内国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估,反映了的研究进展。《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三卷减缓》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和驱动力,排放情景和路径转型,主要
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是我国政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然而,高度城镇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高度城镇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面向高度城镇化地区生态本底特征、生态服务需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需求,以佛山市顺德区为案例,系统梳理高度城镇化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方法、勘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与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重大咨询项目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的主要研究总结。《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江苏省高质量协调发展为主线,在总结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开展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生态资产的评估,分析了江
《流域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手册》继承“六五”至“十五”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吸收“十一五”以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对流域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本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单元解析归类、水污染负荷核算、水环境规划水质目标选择与核定、设计水文条件选择、水环境容量计算模拟方法
《关闭矿山地上/下空间资源定量评估与转型利用路径》是响应国家关闭矿山生态恢复与转型利用政策背景下企业迫切需求的一本理论融合实践的系统学术著作。以渭河流域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五个矿务局的15对关闭矿井为例,针对关闭矿山地表土地资源整治利用、地下空间容量与残留资源、企业转型途径、关闭矿山管理系统等主要问题,进行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针对黄河三角洲及其毗邻区域,应用先进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方法,陆海统筹兼顾,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及主要人工地物的变化特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连通性进行评估,分析河道、海岸线,以及潮间带潮滩和潮沟系统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海草和互花米草生境的分布及其环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