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古辑刊》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关于湖南地区考古学发掘与研究的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系列学术文集。《湖南考古辑刊(第11集)》为丛书的第11集,收录11篇考古发掘简报和11篇研究论文。简报公布了谢家山旧石器地点、石门县旧石器遗址、白面寨遗址、大畈遗址、兔子山遗址九号井、老屋背遗址、窑头古城遗址、酒埠江镇东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大明宫为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思考、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作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的回顾与分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实施后的阶段性评价与启示、大明宫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分析、大明官遗址保护与规划功能区经济发展的专题探索、结束语等七部分。
《北京大觉寺诸天造像》是一本关于西山大觉寺明代诸天造像图片集,并配有说明性文字。该画册照片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会长祁庆国拍摄,拍摄效果形神俱佳。北京西山大觉寺正殿内南北墙有泥制二十诸天像,是北京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明代诸天造像,保存完好,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代表了北京地区的明代佛教造像水平,同时具有很高的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5卷》共收录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6篇。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江汉平原,考古发现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5卷》作为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的第一部考古报告集,
《“考古学与中原文化”研究丛书之4·登封南洼:2004-2006年田野考古报告(套装上下册)》系统地报道了郑州大学考古学系于2004—2006年在登封南洼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包括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春秋时期、汉代、唐宋及金元诸时期文化遗存,以及各时期的植物和动物等自然遗存。其中,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基本涵
2013年12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安徽省文化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合编的这本《禹会村遗址研究(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论文集)(精)》收录了提交该会议的论文以及会议讲话等37篇。内容涉及禹会村
《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5篇,论文1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作为湖北丹
《片石千秋:隋代墓志铭与隋代历史文化》旨在充分利用隋代墓志铭资料,以对隋代家族、洛阳乡里、宫廷女官制度、避讳、墓志辩伪、书法纹饰诸问题进行整体梳理与考量,关涉的许多内容或可充实以往隋代研究的薄弱乃至填补空缺。而运用史志互证的方法所展开的对于隋代墓志铭的辨伪与避讳问题的研究,则总结出了墓志辩伪的基本方法和隋代避讳文化中的
《中国玉器年鉴(2014)》从事件到人物、从文化到理论、从作品到审美、从材料到价格、从企业到市场,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总结了2013年中国玉器行业的全貌。为读者提供了2013年中国玉器行业的整体状况,并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是国内外玉器玉文化研究者、玉界从业人员、艺术品投资人士和广大玉器爱好者必备的工具书。
铜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物。在历代铜镜中,尤以汉制铜镜铭文最为丰富,为研究汉代及以前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本课题由清华大学文科处下达,是一个两岸携手、中日合作的综合项目,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中研院、台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从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