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阎杆岭墓地》是南水北调巾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淅川阎杆岭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淅川阎杆岭墓地》系统地介绍了阎杆岭墓地发掘的墓葬208座,这些墓葬包括战同时期的楚墓,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秦人墓以及两汉时期的墓葬。全书就发掘成果,对墓葬形制、主要随葬品的类型学、年代、分期、文化内涵、埋葬
赵杰娃山头汉墓群位于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挡子口村,是一处以汉代时期为主的墓地。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群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两汉时期墓葬56座,其中土坑墓32座、积炭墓5座、砖室墓19座。《淅川赵杰娃墓地》系统地介绍了该墓地56座汉代墓葬的
《中国·郑州考古(二十):新砦遗址与新砦文化研究》对已发表的新砦遗址发掘资料和新砦文化研究文章进行了汇总,共收录文章62篇,分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与简讯、综合研究、新砦城址研究、新砦遗址出土遗物研究、新砦遗址多学科研究、学术争鸣、回顾与前瞻七个部分,是全面了解新砦遗址和新砦文化的综合性著作,具有极强的资料性。 《中国·
大师姑遗址位于郑州西北郊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座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城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2-2004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院)对遗址进行了连续的钻探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入选200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本图录为大师姑遗址2002-2003年考古发掘所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
本书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土的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精品图集,时代从旧石本书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土的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精品图集,时代从旧石器到宋元,具有重要的标尺作用。本书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土的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精品图集,本书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出土的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
近年来,郑州地区考古大发现接二连三,令人眩目,使人震撼。这些大发现颠覆和更新了人们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重构了中国上古史,有17项成果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重构中国上古史的考古大发现:郑州地区重大考古发现纪实》请参与这些大发现的考古工作者以文学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记述他们
《中国·郑州考古(十六):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三套装上中下册)》是郑州市文物工作者编写的第三部考古文集,是对郑州市近年来考古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文集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物考古调查与发掘,收录考古发掘简报、报告50余篇,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夏周时期考古、战国秦汉及唐宋元明时期考古资
针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无例可循的现状和问题,《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初探》通过对敦煌研究院近年开展的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定义了一些基本术语,从档案编写内容和组卷要求等方面说明了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的搜集、整理与归档方法,给出了“什么阶段”由“哪个主体”形成和搜
淅川全寨子墓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是一处以汉代墓葬为主的墓地。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文广新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墓葬151座、灰坑1座,其中战国秦汉墓140座、明清墓11座、
金灯寺墓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金灯寺村北,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7-9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比较丰富的战国、东汉、隋、宋、清至民国等不同时期遗存。全书以遗迹为单位,系统地介绍了此次发掘成果,为研究新乡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不同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问题提供了